9月23—26日,由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界别召集人徐延豪带队的调研组,到河南省郑州市、许昌市等地,围绕“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普(科学教育)加法”开展调研。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谢素原,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科协主席吕国范,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学院副院长曹阿民,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主任程建军参加调研。
本次调研重点围绕“依托科技馆体系促进协同开展科学教育的机制与路径”问题,调研多方协同特别是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开展科学教育的政策、制度、机制等,重点挖掘以科技馆体系为枢纽和平台联动学校、社会、家庭发挥各自资源和优势开展科学教育的实践做法、典型经验、实施路径等,探讨如何充分发挥科技馆体系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构建多方协同的“大科学教育”格局。
围绕主题,调研组前往郑州科技馆、河南省科技馆、许昌科技馆,了解科技馆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及科技馆体系依托现有资源联动学校、社会力量开展科学教育情况;到郑州市桐淮小学、禹州市无梁镇中心学校,了解学校开展科学教育情况及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技馆、农村中学科技馆等科普资源进校园的情况;到中科大数据研究院、许昌职业技术学院青少年航空科普教育基地、许昌学院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等科普教育基地,了解科普教育设施建设情况及科学教育开展情况。
调研期间,围绕调研主题召开了调研专题座谈会,邀请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科协、基层学校代表聚焦调研内容,结合工作实际,分享各自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普(科学教育)加法”中的经验做法和遇到的困难问题,分析了影响科学教育的主要因素和制度障碍,并提出了意见建议。调研组与河南省有关同志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对河南省科技馆体系服务“双减”和协同开展科学教育工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深度剖析了相关问题与政策需求。
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办公室,中国科协办公厅、科普部,中国科技馆,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以及河南省科协有关同志参加调研。
9月25日拍摄的华为秋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现场。 9月25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深圳举行秋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发布最新创新技术产品。 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阅读]
记者从墨子巡天望远镜团队获悉,北半球光学时域巡天观测口径最大、能力最强的墨子巡天望远镜在青海开始设备调试,将于近期开始试观测。 墨子巡天望远镜是主镜口径达2.5米的大视场巡天望远镜,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天文观测基地,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和深空探测实验室共建的天文“双一流”学科平台。 这是墨子巡天望远镜的主体结构。(受访单位供图) 墨子巡天望远镜项目包括望远镜本体、主焦相机、望远镜圆顶台址和数据存储分析四大分系统,并配备7... [阅读]
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记者张漫子、郭宇靖)远在天边的卫星,与平地而起的“摩天大楼”有什么关系?2023服贸会上,我国自主研发的超高层北斗高精度卫星定位接收机首次亮相。 超高层北斗高精度卫星定位接收机。新华社记者张漫子摄 “方寸之间显神通。别小看这只文具盒大小的蓝盒子,有了它,千米超高层建筑的高程测距精度可达十五万分之一,且能将600米高建筑的平面误差缩小到2毫米。”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专题展一隅,中国测绘学会理事、中建一局测绘专家张胜... [阅读]
记者从中核集团获悉,日前,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取得重大科研进展,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再次刷新我国磁约束聚变装置运行纪录,标志着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向高性能聚变等离子体运行迈出重要一步。 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受访者供图 业内人士表示,为实现聚变能源,需要提升等离子体综合参数至聚变点火条件。磁约束核聚变中的高约束模式(H模)是一种典型的先进运行模式,被选为正在建造的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