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无人机拍摄的雅尼国家湿地公园风光(9月8日摄)。
雅尼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交汇处,总面积8738公顷,水面海拔2920米。如今的雅尼湿地碧波荡漾、风光旖旎。
新华社发(丁增尼达 摄)
新华社西宁8月19日电(记者陈杰)长江源冰冻圈水文与生态环境综合科学考察19日在青海省启动,科考将聚焦长江源地区冰川、冻土、水文等领域的生态变化。 本次科考依托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任务“亚洲水塔动态变化与影响”的子专题项目,由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牵头组织,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单位参与。 这是7月27日拍摄的冬克玛底冰川,也是本次科考的主要对象(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杰 摄 科考负责人、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唐古拉山冰冻圈与环境观... [阅读]
8月14日在梵净山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拍摄的黔金丝猴。新华社记者 刘莲芬 摄 新华社贵阳8月15日电(记者汪军、吴思)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是有“世界独生子”之称的黔金丝猴在地球上的唯一生活地。据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统计,目前区内黔金丝猴数量在700只至800只。 “95后”姑娘赵静去年硕士毕业后来到管理局工作,现在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负责黔金丝猴的人工饲养和野生动物救助。她介绍,黔金丝猴是胆小、灵敏的灵长类动物,研究人员想要... [阅读]
8月2日,在荣成市石岛管理区桑沟湾海洋牧场,渔民们驾驶渔船前往生态养殖区作业(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山东省荣成市大力推广科技兴海,以养兴渔,通过发展特色海洋旅游和近海生态养殖,打造海洋牧场浅海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截至目前,荣成市已建有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2处,省级海洋牧场16处,打造了游钓型、休闲型、田园型等多种特色海洋牧场。 新华社发(李信君 摄) [阅读]
\ 7月28日,一群藏羚羊准备通过青藏铁路五北大桥。 每年5月至7月,来自青海三江源、新疆阿尔金山、西藏羌塘的雌性藏羚羊会迁徙到可可西里卓乃湖,待产仔后再携幼仔返回原栖息地。进入7月下旬,在青海可可西里卓乃湖结束产仔的雌性藏羚羊携幼仔踏上“回乡”之旅,其中,来自青海三江源地区的藏羚羊会陆续通过青藏公路前往栖息地。据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长江源园区可可西里管理处监测,目前已有超过300只藏羚羊通过青藏公路,藏羚羊回迁进入高峰期。 新华社记者 韩方方 摄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