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至22日,由中国科协立项支持,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主办的高性能无机纤维研讨活动在北京举办,20余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一线专家围绕相关议题开展交流研讨。
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王应德作“高性能碳化硅纤维及其制品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详细介绍了碳化硅纤维的合成机理、优异性能、发展历程以及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并展示多项研究成果与核心技术,指出碳化硅纤维具有耐高温、抗氧化、抗电磁等优异特性,未来将在航空发动机、高超音速飞行器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武汉纺织大学讲师胡沛英以“高性能无机纤维的进一步高性能化和多功能化”为题,强调高性能纤维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在极端环境下对纤维的耐紫外、耐高温等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并分享了通过表面改性技术提升纤维性能的研究成果。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祖群作“中国玻纤产业规模扩张高端突破与多领域应用深化”报告,介绍了中国玻璃纤维产业的发展现状,特别是在高性能特种玻璃纤维方面的技术突破与应用拓展,认为玻璃纤维在风电叶片、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未来将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
自由发言环节,与会专家围绕高性能无机纤维的界面改性、复合材料应用、特殊应用及发展机遇等话题展开讨论。江南大学教授马丕波提出,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优化纤维制造工艺,提升纤维性能与生产效率。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马鹏程建议,应加强浸润剂表面处理及干燥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天津工业大学副研究员张一帆强调,开发适用于高性能纤维低损伤的智能装备是重要研究方向。
大家一致认为,目前我国高性能无机纤维领域存在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配套不全、产需衔接不紧密、市场推广与应用生态不健全等问题,建议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和数据库建设,联合开发低成本复合材料技术,推动多场景应用,推进产品市场推广,并构建相关标准体系,规范无机纤维成分和细则以指导下游产业生产。
会后,与会专家们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〇八研究所实地考察,了解高性能无机纤维及其制品在航天领域的应用,以及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创新的趋势。
编辑 | 王宇
7月4日至6日,内燃动力碳中和与排放控制学术年会在福建厦门举办。本次会议以“双碳、绿色”为主题,紧密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与“国七”排放法规要求,探讨内燃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沿技术与路径。来自138家海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领军企业的294位专家学者和业界代表齐聚鹭岛。 学术交流环节,中国工... [阅读]
7月12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杭州市拱墅区政府、中欧人才交流与创新合作中心联合主办的2025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大会以“智汇运河·智算未来”为主题,来自全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优秀专家学者、知名企业领袖、资深投资机构代表以及创新创业新锐等数百名嘉宾参加会议。杭州市拱墅区委书记李志龙,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戴琼海出席活动并致辞。 &... [阅读]
7月17日,为期五天的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WCCE 12 & APCChE 2025)落下帷幕。大会由世界化学工程联合会和亚太化工联盟授权,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指导,中国化工学会主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承办,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来自全球6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0名参会代表参会。 &n... [阅读]
7月11日,由中国农学会承办的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 “盐碱地多样化生态化特色化综合利用”专题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等单位的60余位相关专家学者和青年科研人员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盐碱地综合利用最新研究进展与技术突破,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西农大研究员徐明岗,中国科学院南土所所长、研究员沈仁芳,中国科学院遗传所研...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