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某私立学校的一个电子屏播放的招生广告称,“本校只招收父母是本科以上学历之家长”。意思说,只有父母都是本科以上学历的孩子,才符合招生条件。(3月5日《广州日报》)
招生牌上的语句都不通顺,我们不知道这所私立小学的教学质量是否浪得虚名?老师和校长又是何等学历,是否懂得“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的古训?此举究竟是招学生,还是招家长呢?
公立小学也好,私立小学也罢,都属于义务教育阶段,都要遵守基本的教育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明文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可见学校如此规定招生条件属于违规行为。
学历不等于能力早已成为共识,家长们的学历更不能代表孩子的学习能力。早在两千多年前,教育圣贤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培养出大批名载史册的优秀人才,没想到21世纪的今天,还有学校和教育管理者抱着龙生龙凤生凤的落后观念,将低学历家长的孩子拒之门外,这是何等荒谬?
中国义务教育的强制性、公益性、统一性,是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性质,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实现教育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招本科家长的孩子”招生新规是将个体的学历差异逐渐演变为教育特权差异,进而造成某种阶层公平缺失和教育公平异化。
“只招本科家长的孩子”的要求,看似私立小学的招生自由,实则是对低学历人群赤裸裸的歧视,违背现代教育的本真,折射我国基础教育资源不均衡,社会监管乏力的乱象,教育的歧视和不公不仅阻碍各阶层利益的有序调整,而且将不断拉大原有的贫富、地位差距,从而导致社会的不安定。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人格和追求公平意识的现代公民,然而就在孩子们尚未进入校园之时,先要接受家长学历的挑剔筛选,凸显教育者的愚顽不化,这所小学的违规做法必须予以纠正。
北京2月14日电(孙竞)日前,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教育司巡视员王继平在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表示,根据制造业人才发展要求,将整合五项重点人才工程。 一是制造业与教育融合发展工程。推动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鼓励制造业大型企业牵头组建一批先进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组织职业学校制造类专业教师参加5年一轮的专业技能培训;组织专业教师定期到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实践,累计时间不少于6个月;选派制... [阅读]
北京1月25日电(记者申宁)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要求逐步提高基层工作人员工资待遇,新录用为公务员的和招聘为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的,工资按不同地区可分别高定一至三档。 据了解,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95万人,就业形势严峻。 《意见》提出,对到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或艰苦边远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以下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新录用为公务员的,试用期工资可直接按试用期满后工资确定,试用期满考核合...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