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人生  >> 画廊  >> 查看详情

文化中国行|内蒙古博物院:讲述北疆交往交流交融故事

来源: 新华网   日期:2024-05-22 17:53:42  点击:4941 
分享:

 “静影沉壁 熠彩北疆——内蒙古古代壁画精品展”是内蒙古博物院联合区内6家博物馆及壁画文物保护部门,策划推出的集历史与艺术、保护与研究为一体的内蒙古古代壁画精品展,集中展示了50幅壁画及10余件文物精品。

  内蒙古博物院副院长郑承燕说,内蒙古幅员辽阔,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域,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热土,各族群众在这片土地上共同创造了多种文化形态,塑造了独具特色、包容多元的北疆文化样貌。内蒙古古代壁画延续时间长、类型多样、内涵丰富,艺术风格独特,绘制技艺精湛,是北疆文化的重要元素。

  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学习文博专业的赵耀超对汉代壁画“放牧图”很感兴趣,他感叹道:“看到这些壁画,我感受到古代先民对艺术的匠心创造,这些在民族地区出土的壁画也能看到很多中原文化的‘身影’,这让我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内蒙古长城资源丰富,约占全国长城资源总量三分之一,拥有全国范围内空间分布最广、涉及历史时代最多、工程规模最大、分布地理区域最为多样的长城文化遗产。

  内蒙古博物院推出的“故塞同风——长城及长城地带的文化交融”包括“长城亘北疆”“军镇城朔方”“羁縻溥天下”“河山赋文化”四个部分,展出的100余幅图片、图表,讲述着各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佳话。

  “内蒙古博物院推出的展览和文物有很好的教育意义,每个文物都在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通过参观,孩子们能学习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含义,我带孩子经常来这里参观。”呼和浩特市民阿如娜说。

  在线上,内蒙古博物院通过三维数字技术展示多年来积累的珍贵文物,让观众足不出户了解中华文化。

  为了让更多的青少年走进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还推出“行走中的博物馆”青少年品牌教育项目,走进学校。目前已形成历史文化、北疆民俗、自然科技、艺术感染4大系列260余节课程,累计开展500余场次,参与学生近4万人次。

  “博物馆有着丰富的文物资源,相较于学校的书本教学,有实物参与教学,更能让学生产生共鸣。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内容和互动形式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活’起来,进而传承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郑承燕说。

相关文章

  • 斯洛文尼亚:彩绘蜂箱面板 斯洛文尼亚:彩绘蜂箱面板

     这是5月19日在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的斯洛文尼亚民族志博物馆拍摄的彩绘蜂箱面板。   每年5月20日为“世界蜜蜂日”,是联合国以斯洛文尼亚的现代养蜂技术先驱安东·扬沙的生日所设立。斯洛文尼亚养蜂业一个有趣特点是以五颜六色的画作装饰蜂箱的前面板。最初是因为蜂房过于密集,蜜蜂出现“找不到家”的情况。于是,养蜂人就在蜂箱正面绘制各种图画,帮助蜜蜂“认门”。 &ems... [阅读]

  • 恭王府博物馆藏皮影精品展展出 恭王府博物馆藏皮影精品展展出

     以“世间日月 影中乾坤”为主题的恭王府博物馆藏皮影精品展,近日与观众见面。   展览重点介绍清代皮影戏在北京城繁荣发展的情况、清代王府的养班习俗以及历史上恭王府与蓟州皮影的联系,既展出了与恭王府皮影戏班相关的蓟州皮影头茬、图稿、影卷、相关图片及文字资料,也展出了馆藏皮影中的珍品,同时把今天在蓟州、湖北地区依然活态传承的皮影刻制技艺、代表剧目等一并邀请进京展演,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造型特色与地域文化风貌。(记者周玮) [阅读]

  • 传统文化“点睛”当代艺术 传统文化“点睛”当代艺术

     程十发美术馆“向文学经典致敬——朱新昌艺术展”现场。(主办方供图)   ■记者 范昕   中国的当代艺术该往哪里走,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陷入迷茫。随着近年来中华传统文化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中国艺术家将目光投向脚下生长的沃土,从馥郁芬芳的传统文化中,采得灵感之“蜜”。   近期于上海各大美术馆举办的多个艺术展览中,藏着一个个鲜活的样本。人们欣喜地看到,传统文化正在激活当代艺术;当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追... [阅读]

  • 名画《蒙娜丽莎》或将享有“单间” 名画《蒙娜丽莎》或将享有“单间”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馆长洛朗丝·德卡尔27日说,为让观众能在更好环境中欣赏世界名画《蒙娜丽莎》,考虑在馆内为这件作品专门辟出一个陈列室。   《蒙娜丽莎》由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莱奥纳多·达·芬奇于16世纪初创作,与其他一些画作一起在卢浮宫博物馆最大的展厅展出。它被挂在特制的玻璃罩中,罩中环境温度和湿度均在严格控制之下。      德卡尔告诉法国公共电台:&ld...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