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4月28日电 题: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展现人文湾区新活力
新华社记者陈凯星、叶前、邓瑞璇
文思悠悠,珠水滔滔。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犹如一艘扬帆起航的巨轮,璀璨生辉。
28日晚,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启用。艺术中心由广东美术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广东文学馆“三馆合一”。状如巨轮,实际上也是浓缩了岭南文化精华的“文化巨轮”。这艘“巨轮”长近360米、高78.5米,总建筑面积约14.5万平方米,展陈面积超4万平方米,共享公共区域3.5万平方米。
连三地、汇三江、合三馆。“大湾区艺术中心不但是彰显广东特色具有国际水平的重大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也将成为展现岭南文化‘双创’成果、推进人文湾区建设、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项目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说。
文化地标是一个地方的“文眼”所在。2018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决定将“三馆”合并建设,打造岭南文化新地标。2019年12月27日,“三馆合一”项目建设奠基。
从规划建设之初,大湾区艺术中心就秉承“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打造高品质文化供给的新平台、新空间、新模式,为市民游客提供集“展、演、游、购、娱”于一体的多元业态文化服务。
大湾区艺术中心与沿岸的白天鹅宾馆、太古仓码头、沙面等景观交相辉映,又与珠江新城一带的广州塔、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大剧院等文旅地标隔江呼应。它既有深厚的海丝文化底蕴和商贸基因,也勾勒出面向未来的文化景观天际线,营造千年商都新地标,激发滨江都市活力。
何镜堂介绍,大湾区艺术中心的设计以“文化巨轮、时光拱廊、鹅潭写意、云山艺境”为理念,三馆高低错落、层次分明,有巨轮出海之态,寓意“岭南文化乘风破浪、远播四海”。
艺术中心开馆后将持续为大湾区市民献上全方位、高品质的文化盛宴,一批重磅文艺大师名作、珍贵藏品将向公众“揭开面纱”。
广东美术馆拥有21个展厅和公共艺术区域。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说,启用后将推出迄今规模最大的系列展,齐白石、徐悲鸿、林风眠、关山月、黎雄才等700多位艺术大师的近千件作品逐一亮相,展示中国美术特别是广东美术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典之作。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包括基本陈列区、专题展厅、传承工坊等三个板块,以高科技互动和沉浸式体验,将广东省5项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165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16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生动呈现。
从潮州木雕、潮绣、广彩瓷烧制技艺等巧夺天工的技艺,到广州的行花街、佛山的行通济、潮汕的英歌舞等岭南乡愁印记,再到粤港澳三地共有的粤剧、武术、醒狮等非遗项目,非遗馆不但是岭南文化的“基因库”,更是湾区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广东文学馆设有文学成就展示区、文学作品阅览区等十大主体功能区块以及七大展厅,突出岭南文学、华侨华人文学、港澳台文学等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文学成果。
鲁迅使用过的茶几、见证鲁迅和许广平爱情的行李箱……“鲁迅家”展览厅,以生活化、有温度的方式呈现鲁许从相遇相知到结为伴侣的革命历程、文学成就。
“希望将文学馆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文学大本营,集收藏、展览、研究、教育、阅读、交流、创意活动于一体的文学殿堂。”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说。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艺术中心展陈突出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非遗馆AI讲古人、裸眼3D视频、沉浸式数字展、当代艺术实验展……将岭南文化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凸显文化与数字技术的“双创”实践。
同时,艺术中心也兼顾国际性。广东美术馆还将展出拉斐尔、鲁本斯、提香等艺术大师的55件真迹作品。
这艘满载宝藏的“文化巨轮”,从岭南文脉的浩瀚历史中驶来,向新时代的文化繁荣广阔天地驶去。
4月27日,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下称奖励大会)在浙江省宁波市举行。 本届奖励大会共有5项内容,分别是:为2023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为2023年度中国电子学会当选会士颁发证书;为中国电子学会-腾讯机器人研究计划,中国电子学会-智芯科研专项以及中国电子学会推举的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颁发证书。 奖励大会期间,深圳大学校长毛军发,南京大学副校长郑海荣分别作报告。 奖励大会共有领奖人、荣誉获得者,以及各提名单位代表、完成单位代表、有关单位科研院负责人... [阅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和视察重庆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4月26日下午,重庆市科协联合重庆市科技局、重庆市教委、重庆市卫生健康委、重庆医科大学、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管委会等相关单位,共同举办2024年重庆市“弘扬科学家精神百场宣讲”首场示范宣讲活动。重庆市政协副主席陈贵云出席活动并讲话。重庆市科协主要负责人主持活动。重庆市科协、重庆市教委、重庆市卫生健康委、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有关负责人等出席活动。 2024年重庆... [阅读]
IRENA是当前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覆盖最广、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大会将IRENA的成立日设为“国际清洁能源日”,充分展现了国际社会对IRENA在全球清洁低碳发展和能源转型领域的高度认可。 会议明确,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氢能联盟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分别担任中国—IRENA合作能源转型、水电、太阳能、氢能和电网首批5个专项工作组组长单位。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作为中国-IRENA合... [阅读]
4月19—23日,2024世界内燃机大会在天津召开。大会以“绿色 可靠 智能 高效”为主题,由中国内燃机学会、天津大学联合主办,近40位中外院士和20余个国家的科学家、企业家及科技工作者参加会议。 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工,国际内燃机学会主席Rick Boom,中国工程院院士、2024世界内燃机大会主席、中国内燃机学会理事长金东寒等出席大会并致辞。 2024世界内燃机大会组织了200余场学术报告和3...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