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财 经  >> IPO观察  >> 查看详情

祺龙海洋北交所IPO:多重隐忧缠身,上市之路荆棘密布

来源: 中国产经观察   日期:2025-11-02 11:34:47  点击:98067 
分享:
       中国产经观察消息:2025年11月3日,山东祺龙海洋石油钢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祺龙海洋”)即将迎来北交所首发上会的关键时刻。然而,这家自称专注于海洋钻井隔水导管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在股权结构、应收账款、大客户依赖、产品单一、产能利用率等方面均存在显著问题,这些问题如同阴霾,笼罩着其上市之路。
 

股权结构复杂,无实控人认定存疑
       清晰的股权结构和控制权分配有助于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确保决策的透明度和效率。然而,祺龙海洋的股权结构异常复杂,控股股东胜利龙玺(山东)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公司(以下简称“龙玺油服”)直接持有公司78.66%的股份,但龙玺油服本身股权结构分散,股东人数多达133名,第一大股东王志明持股比例仅为15.60%,其余股东持股均不超过5%。这种分散的股权结构导致祺龙海洋无实际控制人,公司决策可能受到多方掣肘,经营管理稳定性存疑。

 

       更为严重的是,龙玺油服自身财务状况堪忧。截至2025年6月30日,龙玺油服母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88.21%,2025年1-6月实现的母公司口径净利润为-1666.77万元,且存在大额有息负债,包括银行借款、员工借款和向子公司借款等,债务规模庞大。北交所要求祺龙海洋说明其与龙玺油服相关情况,包括内控制度等能否保证治理有效、有无影响股权及经营稳定的不利情形及应对措施、是否独立且有无利益输送等。
尽管祺龙海洋作出了一系列回应和解释,但龙玺油服的高负债和经营亏损,如同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波及祺龙海洋。。一旦龙玺油服经营情况不佳导致资金链断裂或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其所持祺龙海洋股份可能面临被处置的风险,进而引发祺龙海洋实质控制权变动。在资本市场上,控股股东因资金链断裂被迫处置股份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的案例并不鲜见。对于正冲刺上市的企业而言,这种潜在的股权变动风险,无疑会让投资者对其经营稳定性打上问号。
       此外,报告期内,祺龙海洋及控股股东均存在股权代持情况,虽然已于2023年完成代持清理,但股权代持和股份转让所涉及的历史股东众多,这也给公司的股权清晰性和权属纠纷带来了潜在风险。复杂的股权结构和无实际控制人的认定,可能会导致公司在决策时面临更大的挑战,影响公司的治理效率和经营稳定性。

大客户依赖严重,中海油占比超九成
        作为中海油在南海最大隔水导管供应商,祺龙海洋在深海油气开发领域占主导地位,中海油是第一大客户,但祺龙海洋对中海油的依赖程度令人咋舌。2022年度、2023年度、2024 年度和2025年1-6月,祺龙海洋对中海油的业务收入分别为19,079.17万元、18,807.52万元、22,780.59万元和15,094.5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79.39%、93.44%、93.48%和 75.39%。
       这种高度依赖单一客户的业务模式,使得祺龙海洋的经营业绩极易受到中海油采购政策、采购量或采购价格的影响。一旦中海油的产品需求发生变化,或者中海油的招采政策变化使公司失去现有的竞争地位,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将遭受重大打击。

产品结构单一,缺乏多元化支撑
       高度依赖的背后是公司产品结构的单一化。祺龙海洋的产品结构高度集中,隔水导管业务收入占据绝对份额。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和 2025年1-6 月,隔水导管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85.79%、89.77%、99.63%和 87.15%。报告期各期,隔水导管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均超过85%,且2024 年更是几乎包揽全部营收。这种单一的产品结构使得祺龙海洋在面对市场变化时缺乏足够的灵活性。
        一旦隔水导管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或者技术路线被颠覆(如柔性立管、复合材料替代),祺龙海洋将缺乏第二增长曲线来缓冲业绩下滑的风险。此外,公司研发投入长期徘徊在较低水平,远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这进一步削弱了其技术创新能力,使得公司在面对国际巨头的技术替代风险时更加脆弱。

应收账款激增,资金回笼面临挑战
       祺龙海洋的应收账款问题也十分突出。数据显示,祺龙海洋的应收账款余额犹如过山车: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8715.62万元、3846.42万元、1.65亿元、2.41亿元,其中,信用期内应收账款分别为3181.24万元、2609.36万元、6595.13万元、1.26亿元;占比分别为36.50%、67.84%、39.97%、52.47%;信用期外应收账款分别为5534.38万元、1237.06万元、9904.41万元、1.14亿元,占比分别为63.50%、32.16%、60.03%、47.53%。
       公司解释称,应收账款大幅增长的原因主要包括部分中海油体系客户个别业务合同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客户内部对采购数量重新划分等特殊原因、公司质量保函开具格式问题、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实施后质保金扣除方式待明确等问题。尽管祺龙海洋强调部分应收账款已在2025年开始陆续实现收款。但如此大规模的应收账款激增,仍然反映出公司在客户信用管理、合同执行和资金回笼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未来公司不能有效控制应收账款规模,加强资金回笼管理,将面临资金周转困难、坏账损失增加等风险,进而影响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产能利用率大起大落,募资扩产引质疑
       此次上市,祺龙海洋计划募集约3.82亿元资金,用于建设“高性能大口径隔水导管生产项目”。该项目声称建成后可将隔水导管最大口径提升至1600毫米,并形成年产7500根的新增产能。然而,结合该公司现有的生产模式与历史产能利用率,其大规模扩产的必要性,无疑被打上了一个问号。

 

       祺龙海洋的产能利用率波动剧烈。2022年产能利用率还维持在101.04%的饱和状态,2023年和2024年就骤降至61.62%和59.59%,2025年上半年又离奇飙升至105.22%。这种产能利用率的大起大落,反映出公司订单获取和生产经营的不稳定性。在产能利用率波动较大的背景下,祺龙海洋却计划将募资全部投向“高性能大口径隔水导管生产项目”,新增产能达7500根/年,较现有规模暴增110%。这种贸然扩产的决策,令人担忧新增产能能否有效消化。
       祺龙海洋在北交所上会前夕,面临着控股股东债务风险、客户高度集中、应收账款激增、产能利用率波动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也给其上市之路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祺龙海洋能否顺利通过北交所的审核,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编辑 | 王宇

相关新闻

  • 数字地球、大数据和AI促进可持续发展:《数字地球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倡议》在2025年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期间发布 数字地球、大数据和AI促进可持续发展:《数字地球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倡议》在2025年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期间发布

           10月28日下午,由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主办的数字地球支撑可持续发展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京召开。论坛于2025年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2025 WSTDF)期间举办,聚焦全球数字化转型的强劲需求,面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地球科学交叉的前沿领域,旨在以数字地球技术发展为引擎,消融数据与技术壁垒,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进程。 开幕式         论坛吸引了来自19个国家的科研机构和高校学者... [阅读]

  • 2025年海南自贸港公民科学素质大赛线下团体赛落幕 2025年海南自贸港公民科学素质大赛线下团体赛落幕

           近日,2025年海南自贸港公民科学素质大赛线下团体赛落下帷幕。本次大赛由海南省科协、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海南省教育厅、海南省民政厅、海南省总工会联合主办,海南广播电视总台青少频道、海南高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        本次大赛自7月启动以来,构建“网络赛+线下团体赛”赛事体系,实现科普覆盖广度与参与深度双提升。7月7—8月7日,网络赛率先火热开展,全省累计... [阅读]

  • 2025第五届复杂系统可靠性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在京举办 2025第五届复杂系统可靠性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在京举办

          10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简称CICC)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CICC可靠性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杭州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创新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创新学院)、深圳市为民可靠性系统工程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承办,厦门蓝威可靠性系统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协办的2025第五届复杂系统可靠性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在北京举办。本届会议以“智能可靠 &... [阅读]

  • 2025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北京赛区赛事活动落幕 2025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北京赛区赛事活动落幕

            10月16日下午,2025年北京市创新方法大赛擂台赛暨颁奖仪式在北京市顺义区举办。本次活动以“创新驱动发展,方法智赋未来”为主题,由北京市科协、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共同主办,北京市科协创新服务中心、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北京企业技术开发研究会、北京市顺义区科协等单位承办。        赛事工作自今年8月启动以来,吸引了来自北京地区76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