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 康  >> 健康资讯  >> 查看详情

携手共发展!中国医学研究为全球健康注入力量

来源: 新华社   日期:2025-09-15 08:59:13  点击:694 
分享:

 近20年间,中国医院开展的医学研究影响几何?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知名国际期刊《英国医学杂志》发布《2025中国医院研究影响力报告》,揭示了中国医学研究对全球医学临床诊疗和公共卫生决策发挥的可量化影响,为人类健康注入东方智慧。

  报告指出:2005年至2024年间,被引用文章数量最多的十家中国医院发表的文章中,总计有超1.2万篇被全球卫生政策和临床指南文件引用,在全球超过75个国家的卫生政策与临床指南中被引用总次数近3.5万次。


 

       2025首都国际医学大会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顾天成 摄

  被引近3.5万次,中国研究助力现代医学向纵深拓展——

  “报告重点关注了被引用文章数量最多的十家中国医院,包括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等。”《英国医学杂志》集团中国区负责人孔雨烟介绍。

  报告指出,中国医学研究在塑造国际医疗标准、提升医疗服务供给以及改善全球患者治疗效果方面,正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

  这一数据的背后,折射的是中国医学界努力提升研究的可见度,特别是在广泛可及的临床指南和政策中提升影响力,使学术发现更好转化为可操作的医疗实践,支持治疗标准化、改善患者预后。

  重症监护拯救患者于死亡线上,而脓毒症是最大的风险挑战之一。北京协和医院内科ICU科室创始人杜斌团队克服中等收入国家脓毒症流行病学数据匮乏等重重困难,建立多中心队列,从不同维度研究疾病负担,丰富了流行病学资料。2021年,他作为首个中国学者受邀参加制定了国际脓毒症临床指南。

  始终将论文写在临床一线。2020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崔国庆团队首创的抱抬抗阻试验和外展外旋抗阻试验,作为“高质量研究”写入美国骨科医师协会指南,并被积极推广和普及。

  高质量“中国方案”,有望提升更广大患者的治疗效果——

  报告指出,中国医院正逐步产出越来越多的高质量研究,为推动全球医疗进步做出重要贡献,尤其在肿瘤学、心脏病学和传染病学等领域。

  以骨髓移植为例,供者来源匮乏曾是世界性难题。2024年2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因创立“北京方案”——非体外去T细胞单倍型相合移植技术,荣获国际血液与骨髓移植研究中心颁发的杰出服务奖,为全球血液癌症患者带来希望。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从研究中医古籍开始,筛选出中药青蒿的抗疟有效乙醚中性提取物,用“中国小草”与“中国方案”,挽救了全球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

  向世界展现中医药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作为服贸会健康卫生服务专题板块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同仁堂第三届中医大会在此间举行,来自中医学界的1300余名专家代表共议传统中医药与现代技术融合;清华大学长聘教授李梢团队自主研发的“基于网络靶标的中西医药智能和定量分析技术与系统”,努力将中药的作用机理“说清楚、讲明白”……

  经典为根,临床为刃,科技为动力,中国传统医学产、学、研、用正在携手,将东方健康智慧传得更远。

  健康路上,努力让每一个群体都不掉队。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带领团队开展抗呼吸道合胞病毒创新药齐瑞索韦Ⅲ期临床试验,使该药于2025年入选WHO儿童药物优先清单,显示了中国学者在儿童新药研发中的担当与实力。

  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在研新药数量占全球数量的比例超过20%,跃居全球新药研发第二位。
 

       聚焦“未来医疗”,探索医工融合、数智升级——

  AI儿科医生、5G远程手术机器人、智能眼底照相机、脑机接口……走进位于北京首钢园区2号馆的2025年服贸会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来自医工融合的中国数智医疗产品,让人更加热切期盼“未来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赵国光带领团队于2023年10月完成全球首例硬膜外脑机接口治疗颈髓损伤的临床探索。54岁的杨先生因车祸已四肢瘫痪14年。接受手术后3个月,他通过脑机接口辅助外骨骼成功完成“意念喝水”和“抓握”动作。

  这项科研成果有望在明年取得脑机接口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脑机接口、纳米药物递送、人工智能自适应调整……一批创新成果,显示中国医学研究正向体系更完备、技术更先进、特色更突出的前沿探索迈进。

  “人人享有健康,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景,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说,中国政府一以贯之地大力推动医学科技研发,集中力量攻克人类健康面临的共同难题。希望世界各国进一步拓展交流合作的网络,推动医学科技成果在更广范围转化和共享,让全球患者广泛受益。

  策划:陈芳

  记者:顾天成、刘祯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编辑 | 王宇

相关文章

  • 202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全体大会在沈阳开幕 202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全体大会在沈阳开幕

           8月30日,202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全体大会开幕式在沈阳新世界博览馆举行。本届规划年会主题聚焦“迈向中国式现代化:规划的价值与作为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自然资源部、中国科协等相关部委、全国副省级及省会城市行业主管部门、辽宁省及各市行业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莅临指导,来自全国各地的规划师们齐聚沈阳,围绕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的深度融合展开交流研讨。       &nb... [阅读]

  • 2025第十四届中国智能产业大会、吴文俊人工智能创新大会在常州举行 2025第十四届中国智能产业大会、吴文俊人工智能创新大会在常州举行

           8月30日,2025第十四届中国智能产业大会、吴文俊人工智能创新大会暨西太湖(常州)人工智能国际社区启用活动在江苏常州举行。本次活动以“智启龙城 创领未来”为主题,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常州市政府支持举办,百余位专家学者与产业精英齐聚常州,探讨智能技术与本地多元场景深度融合,构建高效的产学研创新生态,推动创新成果加速转化为应用场景和现实生产力。     &... [阅读]

  • 中国植物学会2025科普走四方活动启动仪式在西安举行 中国植物学会2025科普走四方活动启动仪式在西安举行

           9月5日,中国植物学会“2025年科普走四方”活动启动仪式在陕西西安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种康,陕西省科协常务副主席李肇娥,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副院长、陕西省科学院党组成员王雷,西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富林,陕西省植物学会理事长付爱根致辞。陕西省相关高校学院有关负责人、西安铁一中学有关负责人等现场参会。各省级植物学会共组织3000余人收看直播。   “科普走四方&... [阅读]

  • 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与恒瑞医药、齐鲁制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与恒瑞医药、齐鲁制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9月4日,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与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两家企业分别向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捐资1亿元,大力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科学普及、国际交流等公益事业。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冯身洪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         冯身洪对恒瑞医药、齐鲁制药支持中国科技事业发展表示感谢,并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合作是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