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 讯  >> 滚动新闻  >> 查看详情

海亮股份:一个传统制造商的极限突围

来源: 中国产经观察   日期:2025-03-24 15:10:45  点击:87414 
分享:
中国产经观察消息:近日,铜加工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残酷的筛选。过去五年间,行业平均毛利率从15.6%跌至11.1%,上百家企业被迫退出市场。但在2023年的财报季,海亮股份却交出了一份逆势增长的答卷:铜箔业务毛利率连续三年站稳28%高位,半导体材料营收增长217%,海外基地贡献超四成营收。

        这家曾被贴上“传统制造”标签的企业,用一组反常识的数据揭示了产业升级的深层逻辑——当技术突破、全球布局与数智化改造形成共振,制造业的护城河远比想象中更坚固。
       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战争,意外改写了铜箔行业的竞争规则。行业数据显示,动力电池铜箔厚度每减少1微米,电池体积能量密度可提升5%,但生产成本将增加8%。这个看似矛盾的产业需求,在海亮股份的实验室里找到了平衡点。其通过纳米级结晶控制技术,将铜箔厚度压缩至6微米(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十分之一)的同时,将抗拉强度提升至450兆帕。这项突破使产品通过宁德时代64项严苛测试,采购份额从2021年的11%跃升至27%。
       但技术领先的窗口期往往短暂,当同行开始追赶6微米工艺时,海亮的技术路线已延伸至更复杂的应用场景——其开发的铜硅合金材料热导率突破401W/(m·K),成功解决5纳米芯片散热瓶颈,在台积电供应商名录中撕开一道缺口。这款溢价45%的产品,三年内将半导体材料业务从边缘板块打造成第二增长曲线,年营收突破11亿元。
       技术突围的价值需要全球化布局来承接。在智利安托法加斯塔矿区,满载铜精矿的货轮定期驶向泰国罗勇府生产基地,这条跨越8500海里的物流动脉,实则是海亮精心设计的成本函数:通过与智利国家铜业的十年期采购协议,将原料价格波动锁定在LME铜价±8%区间,较现货采购节省3.1%成本;泰国基地的人力成本仅为国内的43%,叠加自动化改造使吨产品人工成本降至0.8元;德国与墨西哥的近岸仓储中心,则将欧洲客户交付周期压缩至72小时。
        这种“资源锚定-制造优化-市场贴近”的三角模型,在2023年国际贸易摩擦中展现出独特韧性——当美国对中国铜管加征15%关税时,泰国基地凭借东盟原产地认证,承接了24%的转单需求。财报中的两组数据印证了布局成效:海外业务运输费用率降至2.1%,库存周转率提升至8.3次/年,分别较国内业务优化38%和45%。
        全球化的物理网络,最终要通过数智化改造释放效能。在浙江诸暨生产基地,华为盘古大模型正在重塑生产逻辑:AI视觉检测系统以99.97%的准确率捕捉铜箔表面缺陷,将质量损失成本从年产值的1.2%压降至0.35%,相当于每年节省5800万元;冷轧机组的数字孪生系统,通过实时模拟生产参数,将设备空闲率从15%压缩至5%,等效于新增10%产能而无需固定资产投入。
        这些技术改造的财务价值清晰可辨——人力成本占比下降3.6个百分点,智能制造板块毛利率达28.7%。但更深层的变革发生在能力迁移层面:其自主研发的“铜基智脑”工业大模型,已开始向下游客户输出工艺优化方案,这意味着海亮正在从产品供应商转变为技术方案服务商。这种转型的财务想象力,在2023年已初现端倪——数字服务收入突破3000万元,客户续约率达92%。
       产业升级从来不是线性进程。海亮股份的突围背后,暗藏着三重风险平衡术:近三年累计18.4亿元研发投入中,资本化比率严格控制在29%,低于行业均值35%,以防技术泡沫堆积;前五大客户占比38.7%的隐忧,正通过拓展小米汽车等新客户来稀释;而东南亚基地的人力成本优势,则被7%的最低工资年增幅持续侵蚀。
对此,海亮的应对策略显现出老牌制造商的沉稳——投资1.2亿元建设光储一体化项目,年减碳1.2万吨的环保投入,在欧盟碳关税(CBAM)机制下,正转化为每年800万元的碳资产收益。这种将政策约束变为财务增益的能力,或许是其穿越产业周期的终极武器。

产业观察‌

       海亮股份的转型图谱揭示了一个关键法则:制造业的价值重构必须完成三个闭环——技术突破需在产品溢价中找到财务验证,全球布局要在成本函数中体现空间效率,数智化改造须用投资回报率证明商业价值。当欧盟碳关税倒计时指向2026年,其浙江基地的减碳实践与泰国工厂的绿电采购协议,已悄然布局下一轮竞争要素。这家企业的突围证明,传统制造商的转型不是颠覆性革命,而是将技术、成本与效率的迭代转化为财务报表上的确定增长。这种能力,恰是中国制造向新质生产力跃迁的核心密码。


编辑:王宇

相关新闻

  • 首届中国农技协茶叶科技小院发展会召开 首届中国农技协茶叶科技小院发展会召开

           3月15日下午,首届中国农技协茶叶科技小院发展会在华中农业大学召开。本次活动以“科技赋能茶叶,小院助力振兴”为主题,旨在推动茶叶科技小院及集群工作的建设与发展。       活动现场还启动了茶叶科技小院集群倡议签名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研究生代表等共同郑重宣告,携手打造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开放合作”于一体的茶叶科技小院集群,有... [阅读]

  • 中国科技馆推出《北辰对话》妇女节特别节目——美丽创造,“她”样精彩 中国科技馆推出《北辰对话》妇女节特别节目——美丽创造,“她”样精彩

          譬如北辰,众星共之。       中国科技馆科学文化访谈栏目《北辰对话》妇女节特别节目——《美丽创造,“她”样精彩》于3月8日正式播出。        本期节目由中国科技馆馆长郭哲担任话题召集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朱迅担任主持人,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植物学会原理事长匡廷云,奥运冠军、乒乓球超级全满贯得主邓亚萍,著名演... [阅读]

  • 天津市科协召开第九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 天津市科协召开第九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

           2月28日,天津市科协第九届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第九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在天津科技工作者之家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国科协十届九次全委会精神,全面总结了2024年工作情况,系统谋划了2025年重点工作,审议通过了相关事项。        会议认为,2024年,市科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 [阅读]

  • “御风执矩量天穹——庄逢甘百年诞辰纪念展”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开展 “御风执矩量天穹——庄逢甘百年诞辰纪念展”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开展

           2月27日上午,中国科协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御风执矩量天穹——庄逢甘百年诞辰纪念展”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开展。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特级航天员杨利伟,庄逢甘院士亲属、好友及相关领域科技工作者代表、媒体记者百余人出席开展仪式。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