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 讯  >> 地方新闻  >> 查看详情

乌江特大桥拱圈合龙,瓮马铁路关键控制性工程取得新突破

来源: 中国产经观察   日期:2025-11-03 17:15:39  点击:98288 
分享:
       中国产经观察消息:近日,随着最后一方C55混凝土精准注入拱顶合龙口,中交路建瓮马铁路项目乌江特大桥拱圈外包混凝土顺利合龙。
        瓮马铁路是贵州省第一条以PPP模式建设的地方铁路,瓮马铁路南北延伸线全长219公里,全线按国铁Ⅱ级单线电气化铁路建设,设计时速120公里。中交路建参建标段全长约26.57公里,包含桥梁、涵洞、隧道、路基等工程。

       乌江特大桥地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横跨湍急的乌江水域,桥址两岸坡体地质条件复杂,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中交路建项目团队迎难而上、创新突破,采用“拱肋吊装与底板模板安装同步施工”技术,大幅减少高空作业量,有效降低施工风险;通过“槽钢+木模组合拼装”技术优化模板设计,显著提升模板重复利用率,解决了传统施工中模板管理混乱的问题,使施工现场整洁规范;创新应用“拱上塔机安装”技术,替代传统人工搬运作业,极大提升施工效率,破解了高空物料运输难题,让此前进展缓慢的施工环节变得高效畅通。
       外包混凝土加载方案对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的受力至关重要,乌江特大桥拱圈外包混凝土总量达1.2万立方米,如何实现混凝土的合理、均匀加载,成为项目建设的核心技术难题,为攻克这一难题,中交路建项目团队集思广益、攻克艰难,创新研发“3环6工作面”施工工艺,即在竖向维度分3环浇筑,确保混凝土与劲性骨架紧密结合,形成稳固统一的整体结构;在纵向维度开辟6个作业面同步推进,4台泵车协同作业、齐头并进,单次浇筑量可达1000立方米左右。通过优化分环、分段浇筑方案的优化,科学高效的现场施工组织管理,为拱圈外包混凝土顺利浇筑奠定得了坚实基础。
        瓮马铁路南北延伸线项目的建设对黔南州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带动和促进作用,使瓮马铁路摆脱“断头铁路”的困境,一跃成为与国家干线铁路紧密相连的辅助性货运大通道,让“亚洲磷都”(福泉)的产品实现快速流通,为黔南地区人民进一步增收致富发挥重要作用,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邹伟涛  郝李军)

 
编辑 | 王宇

相关新闻

  • “科学与中国”院士科普报告会在陕西省咸阳市举办 “科学与中国”院士科普报告会在陕西省咸阳市举办

           10月15日,第四届陕西省科协年会重点活动——“科学与中国”院士进校园科普报告会在咸阳启迪中学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作专题报告。           报告会上,侯立安以“健康饮水的奥秘”为题,从健康饮水的概述、我国实现健康饮水面临的挑战、创新引领健康饮水制备新技术及展望三个方面,通过日常真实事例,... [阅读]

  • 中国微生物学会“全国科普月”活动走进江西九江 中国微生物学会“全国科普月”活动走进江西九江

           2025年9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颁布以来的首个“全国科普月”。中国微生物学会围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主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科普进校园、进基层等活动。        9月14日至19日,中国微生物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杨海花,应江西省九江市科协的邀请,受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的委派,带领演讲团4位专家来到九江... [阅读]

  • 科学家精神舞台剧《碧海壮歌》在北京市密云区上演 科学家精神舞台剧《碧海壮歌》在北京市密云区上演

          9月13日,在北京市科协和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北京市科协党校)的大力支持下,科学家精神舞台剧《碧海壮歌》在北京市密云区青少年宫上演,130余名师生现场观演。         作为北京市密云区首个全国科普月重点活动,《碧海壮歌》是北京市科协开发、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北京市科协党校)制作的由真人出演的科普舞台剧,沉浸式讲述了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为国奉献、服务人民的成长历程,展现了科学家群体的科技... [阅读]

  • “天正设计杯”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落幕 “天正设计杯”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落幕

            8月11日至17日,由中国化工学会、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主办,天津大学承办,浙江省天正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冠名赞助的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在天津举办。        本届竞赛以“为某大型化工企业设计一座二甲基亚砜清洁生产的分厂”为设计题目,要求技术符合中国绿色低碳发展要求。自3月启动以来,全国共有479所高校的4337支队伍报名参加本届赛事,参赛人数首次超2万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