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在泗水县尼山鹿鸣产业园内,一群身着汉服的孩子们正在朗诵《离骚》全文,原来这是泗水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心正在组织部分学生沉浸式体验端午节主题文化活动。
2024年泗水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心积极整合各类资源,联合9家县直牵头部门单位在本系统、本领域和各镇街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活动400余场,一幅“继承传统文化、普及传统文化、活化传统文化”的文明画卷正在泗水大地上徐徐展开。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机关建设
泗水本土文化在干部中间“热起来”
通过此次培训班的学习,深入全面了解了泗水的历史文化资源,聆听了先贤卞庄子、仲子的光辉事迹,使我倍加感受到了泗水历史文化的厚重”,在泗水县优秀传统文化专题培训班授课结束后,圣水峪镇文旅科长颜士燕激动地说。
据了解,泗水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先后3次利用青年干部培训班、党员学习教育培训班等开展泗水历史文化教育普及,受到学员们的热烈欢迎。积极动员机关干部集中观看《仲子》《卞庄子》《伏羲》等泗水优秀历史文化题材影视作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了解泗水历史文化。编撰校印《儒学讲堂国学经典读本》,累计向全县各部门单位赠送1000余册,将圣贤智慧与身边故事送到干部手中,助推泗水本土文化在广大干部中间“热起来”。
优秀传统文化拓展教育空间
让躺在书本里的国学经典“活起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尼山孔子博雅学校的晨读课堂上,每日的经典诵读活动正雷打不动的进行着,《论语》《中庸》《大学》《孟子》《诗经》《道德经》等“精神食粮”被端上了学生的课堂,国学经典的力量也正深刻影响着他们的言行;在洙泗小学的读书节上,师生们自编自导的“五德”短剧正在上演,那些书本里学到的名著名篇被活灵活现的搬到舞台上,既展示了学生的风采,又厚植了身份认同的根;在世界读书日期间,泗水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心联合各中小学共同举办“世界读书日.人人读《论语》”活动,共有1万余名干部群众参与其中,有力推动国学经典活化传承。
2024年度泗水县各学校结合世界读书日、读书节、艺术节、开笔礼等活动载体,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国学经典、沉浸式体验国学技艺,深入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魅力。
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智力支撑
推动全县企业诚信文化“传起来”
近日,泗水县工信大讲堂座无虚席,一场诚信利民主题讲座热烈开讲。讲台上,主讲人结合当下企业现实困境,精选“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等诚信利民的古训,动情讲述身边人身边事,为诚信文化传播注入新的内涵。
据介绍,泗水县工信局作为优秀传统“六进”活动的牵头单位,创新开展工信大讲堂,精选诚实守信等典故,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童叟无欺、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结合“政企心连心 共同谋发展”、“开门红”调研服务、惠企政策宣贯等实地走访系列活动,引导企业树牢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呼吁企业员工做诚实守信之人,年内累计走访企业460余家次;结合企业专题培训,邀请金融办、税务局、会计师事务所等业务专家授课,宣讲信贷、涉税、担保等政策,激发企业诚信经营的意愿和信心,推动诚信文化在全县企业中间“传起来”。
用好乡村文化阵地
推动群众精神风貌“新起来”
泗水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充分利用乡村儒学讲堂、村居文化“两创”示范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文化阵地,积极开展系列文化活动,助力群众精神风貌“新起来”。在乡村儒学讲堂授课过程中,讲师志愿者以通俗易懂的话语和生动鲜活的实际案例,将传统经典读物、传统技艺、传统健身项目、法制教育、健康养生、老弱妇孺权益保护等文化知识送到群众身边,极大增强了乡村儒学讲堂对群众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使群众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2024年度泗水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心深入实施乡村儒学讲堂提升工程。在讲堂管理方面,形成常态化、全链条、一体抓的工作思路,为乡村儒学讲堂的有序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在讲师队伍建设上,发布“乡村儒学讲师志愿者” 招募公告,对 200 余名报名者进行选拔,最终 34 名入选一梯队讲师,59 名入选二梯队讲师,充实了优质讲师力量。在课程优化方面,开展儒学讲堂精品课征集活动,鼓励讲师打造“一人一精品课”。截至目前,泗水县高质量完成乡村儒学讲堂授课 1600 余节,受众达 3.5 万余人次。
增加社区传统节日氛围
带动社区节日文化“火起来”
2024年度泗水县各社区围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文化大戏火热上演,把节日文化的火苗烧得旺旺的!
春节期间,泗水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心邀请县书法协会书法家走进洙泗学堂、金泉社区、苗馆镇、华村镇,为群众送上饱含祝福的春联,让年味儿在墨香中愈发浓郁。元宵节时,金泉社区组织群众赏花灯、猜灯谜,吸引了众多居民踊跃参与,现场洋溢着欢乐与温馨。清明节期间,古城社区群众积极投身手绘风筝、文明祭扫活动,在传承传统的同时,也为节日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七夕节期间,世纪城社区的文化活动充满浪漫与温情,金婚老人的经验分享,为青年群体传递着幸福的真谛。中秋节期间,金泉社区邀请共驻共建单位共同体验月饼制作,在甜蜜的氛围中,大家一同感受团圆的喜悦。重阳节期间,舜发社区的志愿者们走进孤寡老人家中,打扫卫生、唠家常,为老人们带去了关爱与温暖。
家庭携手“她力量”
助推爱心社会“建起来”
县妇联作为优秀传统文化进“家庭”的牵头单位,扛牢主体责任,为把泗水建成更有爱的社会积极贡献“她力量”。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方面,一是汇聚公益力量,动员全县11个社会公益组织,深入实施“微爱妈妈陪伴成长”行动。创新“3+5+5”微爱妈妈陪伴成长机制,累计招募微爱妈妈507名,结对陪伴儿童2145名,实现留守和困境儿童陪伴“全覆盖”;二是为了全方位筑牢 留守困境儿童关爱屏障,帮助农村留守儿童父母返乡创业、就业,创新实施“泗郎回乡”“筑巢引凤”创业工程,吸引返乡创业5189人、创办项目2679个,带动就业1.2万人。
在婚姻家庭辅导方面,充分发挥“联”字优势,构建“法官+妇联执委"邻里家事审判多元化解纠纷新模式、“人大代表+妇联执委”维权联动工作新格局,结合婚姻家庭中心的志愿服务,形成工作合力,搭建“法律服务、矛盾调解、心理疏导”全方位维权服务阵地,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织牢“防护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泗水县作为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核心区,深挖“洙泗渊源之地,圣化融液之区”的深厚历史文化富矿,以文化为笔,以行动为墨,积极探索优秀传统文化贴近群众、传承创新的有效途径,以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彰显“中国泉乡、仲子故里、康养福地、圣源泗水”品牌形象。
(供稿:葛金成,单位:泗水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心 )
编辑:王宇
审核: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