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电 (记者庞革平、李刚)25日8时,随着168小时试运行试验完成,中广核广西防城港核电站4号机组具备商业运行条件。该机组的投产发电,标志着中广核“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
防城港核电站二期工程3、4号机组采用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其中,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已于2023年3月25日投产发电,从装料到商运零非计划停机停堆,首循能力因子达98.36%。
中广核“华龙一号”从技术研发、工程转化到项目投产,带动上下游5400多家核电设备企业实现400多项关键设备自主化,已具备核电整机设备100%国产化能力。
中广核“华龙一号”示范工程两台机组年发电量可达180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超543.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483.2万吨。
5月17-19日,由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分会主办,辽宁省鞍山市科协等单位共同承办的2024年全国塑性加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研讨会在鞍山举办。 会议以“新技术引领绿色制造,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绿色智能制造”大背景下,围绕钢铁材料、有色金属及复合材料等相关材料的研发及其塑性加工与特种成形技术等开展学术研讨。会议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庆学等专家作《加强基础研究和产学研合作 推进高端智能装备自主创新》《高质量钢锭锭型设计及偏析... [阅读]
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北京市科协学协会组织人才资源优势,促进京郊农业高质量发展,4月至5月,北京市科协创新服务中心联动京郊涉农区科协开展了10场乡村振兴供需对接会。来自北京农学会、北京作物学会等15家涉农科技社团的183人次专家参与对接,服务农业企业、合作社等138家,累计630余人现场参与。 北京市科协创新服务中心面向所在乡镇农业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科技小院等农业经营主体征集了164项科技需求,涵盖技术指导、科普服务、土壤治理、信息化建设、乡土人才培养等多... [阅读]
5月22日,福建省科协召开2024年设区市科协党组书记座谈会,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国科协和省委部署要求,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省科协党组主要负责人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各地科协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激励引领科技人才、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展现了科协组织的担当作为。 会议强调,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 [阅读]
5月11日,由中国自动化学会计算社会与社会智能专业委员会(筹)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数据空间研究院承办的计算社会与社会智能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办。会议旨在探讨计算社会和社会智能研究在数智化时代的机遇与挑战,邀请了来自数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十位学术精英作主题分享,吸引了产业界、学术界160余位专家、学者、学生参会。 十位嘉宾围绕“计算社会与社会智能”进行了主题分享。中国自动化学会监事长、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王飞跃分享...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