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记者任沁沁)国家移民管理局15日发布公告,新增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丽江三义国际机场和磨憨铁路口岸3个口岸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口岸。至此,中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口岸增至37个。
根据公告,15日起,在河南郑州航空口岸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停留范围为河南省行政区域;将云南省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停留范围由昆明市扩大至昆明、丽江、玉溪、普洱、楚雄、大理、西双版纳、红河、文山等9个市(州)行政区域。
截至目前,国家移民管理局已在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秦皇岛,辽宁沈阳、大连,上海,江苏南京、连云港,浙江杭州、宁波、温州、舟山,河南郑州,广东广州、深圳、揭阳,山东青岛,重庆,四川成都,陕西西安,福建厦门,湖北武汉,云南昆明、丽江、西双版纳等地的37个口岸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根据相关政策,美国、加拿大、英国等54国公民持有效国际旅行证件和144小时内确定日期及座位的联程客票从上述口岸过境前往第三国(地区),可免办签证在规定区域内停留不超过144小时,停留期间可从事旅游、商务、访问、探亲等短期活动(符合与我国签署互免签证协定或我单方面免签政策的,可从其规定)。
国家移民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自2013年1月实施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以来,过境免签政策在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促进对外交流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在两省扩大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为外籍人员来华旅游、商贸提供了更多选择。下一步,国家移民管理局将不断改进优化过境免签政策,持续深入推进移民管理制度型开放,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欢迎外籍人员来华,全力服务促进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7月10日,由贵州省科协、贵州大学、贵州省药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溪山生物医药论坛暨2024中法药学交流研讨会”在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开幕。 此次活动旨在为贵州省相关高校、科研院所搭建药学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加强生物医药研究人员同国内外高水平学者的交流,提升药学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水平,推动生物医药领域特别是中药民族药、天然药物、药食相关产业的创新研究与高质量发展。 法国索邦大学教授张勇民、南方科技大学教授李闯创、江苏汉凰科技有限公司研究人员宋飞分别作了题为《基... [阅读]
7月4日,由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共青团中央统战部主办,江苏省科协人才服务中心、江苏省学会服务中心、南京市科协承办的第二届中国科技青年论坛“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专题分论坛在南京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省科协主席陈骏,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陈光,欧洲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曹进德等出席活动并担任论坛评委。中国科协、江苏省科协、南京市科协、南京市江宁区等相关负责人参会。 分论坛现场 第二届中国科技青年论坛自今年3月启动,吸引全国不同领域和行业的3500... [阅读]
7月3日,推进深海空间装备技术优先发展论坛在广西南宁召开,论坛主题为“凝聚深海科学共识,探索发展新领域”。 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兴伟、高从堦、吴有生、潘德炉、李家彪、王军出席论坛。吴有生、潘德炉、李家彪、王军成、刘可安、马建军、冯冲、李焰、李建秋、余红星、李新正、董昌明、郭威、张卫华14位院士专家分别作了主旨报告。大会报告由蒋兴伟、高从堦、徐兴永分别主持。由各相关单位推荐的代表共150余人参会。 推进深海空间装备技术优先发展论坛是第二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 [阅读]
7月8日,中国营养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中国营养素度量模型科学发布会,并发布了《中国营养素度量模型科学报告》(以下简称NP模型报告)。本次会议聚集了200余位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上海市卫健委、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中国广告协会,以及营养相关专业机构、医院、学会、高校、媒体等单位的代表,以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代表,共同研讨营养素度量模型的最新研究与应用。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