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创设以来,相关部门和地方密切合作推动政策落地。时隔7个多月,政策落地情况如何?不断优化的激励举措如何推动存量商品房去库存?
多地积极落地政策加速去库存
2024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鼓励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
政策出台后,各地积极行动。一方面,地方政府纷纷成立工作专班,推进摸排需求、征集房源、明确收购办法、选定收购主体、与房企协商等工作;另一方面,银行根据监管政策和实施流程加大贷款发放,申请再贷款支持。
“目前已有多地取得阶段性进展,加速推动存量商品房去库存。”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说,收购后的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能够更好满足工薪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
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城关镇中心城区的万达公寓项目被当地政府选中,作为保障性租赁住房。这让刚入职舒城县第二人民医院的王女士很是期待,如果能顺利租住到这里,她步行便可到达单位。
记者了解到,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的出台,帮助地方政府解决资金难题。在政策支持下,舒城县的收购主体很快获得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联合授信1.05亿元,截至2024年11月末,两家银行已发放贷款7250万元。
“按相关规定,贷款银行2025年初即可向央行申请再贷款资金,再贷款的支持比例是100%。”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收购完成后,该项目可为当地提供保障性租赁住房685套,户型面积集中在40至60平方米,可缓解当地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难题。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由中国人民银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激励银行加大对收购主体的支持力度,有助于地方政府加快商品房去库存进程。
目前,全国已有上百个城市收购工作专班选定了收购主体,70多个城市公开发布房源征集公告。
优化政策增强市场化激励
近期,湖北武汉、河南郑州、吉林长春、浙江金华等十余个城市收购存量房项目落地,共筹集保障性住房上万套。各地“以购代建”推进保障性住房供给的背后,是不断加大的金融支持力度。
9月底,中国人民银行优化相关政策,将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的央行资金支持比例由60%提高到100%,进一步增强了对银行和收购主体的市场化激励。
作为重庆嘉寓房屋租赁有限责任公司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第二个项目——佳寓华成路店已投入使用2个多月,房屋入住率达到79%。
“这个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能高效推进,离不开银行的资金支持。”公司董事长陈尚毅说,今年以来公司共收购3个商品房项目、1020套房屋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很快就获得工商银行3亿多元贷款支持。
“我们仅用2周就为项目发放了购房贷款,后续很顺利地从央行获得低成本资金支持。”工行重庆市分行九龙坡支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支行积极对接租赁住房购置项目,组建了专属服务团队,对相关重点项目贷款申请优先受理、快速审批。
这并非个例,随着政策优化,越来越多金融机构正在加大对收购主体的资金支持力度。在江苏,国开行、农发行、工行组建银团发放贷款11亿元;在四川,农发行向乐山市收购主体授信8亿元;在河北,工行、中行组建银团向收购主体发放贷款5.36亿元……
政策协同发力进一步去库存
再贷款按季度申请和发放,与银行贷款实际投放进度存在一定时滞。目前,保障性住房再贷款3000亿元的额度使用还有较大空间。这意味着明年将有更多收储项目可以享受到真金白银的支持。
近期,重庆嘉寓房屋租赁有限责任公司即将完成第二批项目审批,并将从中行获得约5亿元的贷款支持,完成新一批存量商品房收购。“企业还有10个项目正在稳步推进,明年6月底前将累计投用4000多套保障性租赁住房。”陈尚毅说。
“一系列房地产政策落地显效,为消化存量商品房提供了较好的市场环境。”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教授万晓莉说,明年商品房去库存仍任重道远,需要更多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本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处置存量商品房工作。
12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作出部署,提出“允许用于土地储备、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扩大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严跃进表示,这对于消化存量土地和房屋具有直接的作用,也将发挥政府投资在2025年提振内需方面的重要作用。
“下一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强协同配合,城市政府收购存量商品房将获得更有力的支持,2025年存量房库存去化有望加快,助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万晓莉说。(记者吴雨、任军、周凯)
12月23日,“殊方同致 数铸文明”展览启幕暨“刘徽星”命名仪式活动在中国科学技术馆成功举办。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进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政府党组成员、山东省科协主席凌文,中国科协、中国科技馆、山东省科协、滨州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等主办单位代表,各鸣谢单位代表,以及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科普同仁和高校师生代表等出席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度挖掘中国科学文化内涵,彰显数学在塑造... [阅读]
近日,浙江在沪院士之家与乌镇院士之家联动,在浙江桐乡举办了为期两天的上海智能汽车专家企业行交流活动。 此次活动邀请了同济大学智能汽车相关领域的顶尖专家团队和上海智能汽车企业对浙江双环传动、鑫可传动、阿波罗智行科技等桐乡企业进行走访,并为企业提供了精准的技术支持和战略建议。 12月10日,由浙江在沪院士之家、同济大学智能汽车研究所、中共桐乡市委组织部(人才办)、桐乡市科协、桐乡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嘉兴市人民政府驻上海联络处桐乡市工作部主办,乌镇·院士... [阅读]
12月5日,2024上海市科协科技创新服务年度会议暨院士(专家)工作站“十佳”优秀案例颁奖活动在上海科学会堂召开。本次年会由上海市科协主办、上海市科普教育展示技术中心(上海市国际科技交流中心)承办。年会以“融通创新,共赢发展”为主题,邀请了科技创新服务工作各条阵线、各有关方面的代表共聚一堂,回顾一年来取得的科创成果,共同探讨未来科技创新的发展路径。 过去一年,上海市科协重点构建“3+3+N”科技服务体系,以&ldq... [阅读]
12月7日,第23期纺织科技新见解学术沙龙在湖北武汉召开。本期沙龙主题为“纤维基功能过滤材料”,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主办,武汉纺织大学和《纺织学报》编辑委员会共同承办。来自不同学科的从事过滤材料研究和应用的学术大咖、中青年学者参加交流与讨论。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伏广伟出席活动并致辞。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Gang Sun、天津科技大学教授程博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汪耀明、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赵强、天津工业大学教授康卫民、杭州大立过滤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高工陈鑫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