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为一岁首,农为百事先。新春伊始,部署做好“三农”工作,关涉全年,关系大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三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一以贯之,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持续加力。抓好“三农”工作,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各地区各部门要抓好中央一号文件贯彻落实,采取有效措施强农固本。
强农固本就要巩固当前已经取得的成绩。农稳社稷,粮安天下,“三农”工作是“压舱石”。2024年,我国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总产量首次历史性突破1.4万亿斤,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19元,比上年实际增长6.3%,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乡村全面振兴展现出生机勃发的景象。在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的情况下,“三农”工作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我们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增强了底气、赢得了主动。
强农固本就要把握好形势。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越是应对风险挑战,越要夯实“三农”工作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决完成好中央一号文件明确的“两持续、四着力”工作任务,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定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
强农固本就要抓好粮食生产。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粮食生产爬坡难、滑坡易,上来慢、下去快。越是粮食产量历史性迈上新台阶,越要居安思危,不可麻痹松懈。中央一号文件把“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放在第一位,体现的正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考量。实践告诉我们,无论是主产区,还是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算好政治账、长远账,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从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到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从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到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全方位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坚持产量产能、生产生态、增产增收一起抓,切实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才能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强农固本就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脱贫攻坚成果彪炳史册、来之不易,把这一伟大成果巩固好、拓展好,既是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体现,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前提和底线。今年是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必须慎终如始扛稳责任,周密做好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工作,完善过渡期后帮扶政策体系,确保平稳有序过渡。要清醒看到,当前返贫致贫的风险因素依然存在,如自然灾害、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家庭层面风险等,少数脱贫地区由“输血”到“造血”的能力还不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部署,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底线思维,把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这个底线坚决守住;同时强化精准思维,统筹建立农村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和低收入人口、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不断提升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强农固本就要把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前不久印发的《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明确了到2027年取得实质性进展、到2035年取得决定性进展的目标。中央一号文件从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推进乡村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乡村全面振兴说到底是为了造福老百姓,做任何工作都要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要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繁荣乡村文化,推进移风易俗,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深化农村改革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法宝。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确保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地总体顺延、保持稳定。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改革落实,定能不断激发乡村全面振兴动力活力。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守正创新、真抓实干,以更加精准的举措、更加务实的行动强农固本,朝着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
编辑:王宇
2月19日,在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和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陈旭见证下,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宋军与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邢锋分别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万钢同志指出,协议的签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开展深入合作的重要举措。 根据协议,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与暨南大学将... [阅读]
2月17日,由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工业合作经济学会、香港贸易发展局、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未来产业国际化发展大湾区对接活动在广东省深圳市举办。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林建岳,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陶永欣致辞。来自相关政府部门、科研院所、投资机构、领军企业的300余位代表参加活动。 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尚勇,中国工业合作经... [阅读]
1月22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林蕙青与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教育副局长克里斯蒂安·艾多一行举行会谈,这是世界银行代表团首次来访学会。 双方就开展联合研究、加强知识国际传播等议题进行了交流,达成诸多共识。一是探索开展深度研究合作,聚焦劳动力供求适配度、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人工智能、教育质量保障、高等教育发展指数等议题,组建专家团队,加强数据共享。双方将梳理各自现有的重要研究成果,组织专家团队尽快举行专题讨论会,商议联合研究事宜。二是加强学术交流合作,世界银行将派专家参加学会... [阅读]
1月24日,中国空间科学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Space Research, CSSR)与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北京分部(Interna Space Science Institute-Beijing, ISSI-BJ)签署合作备忘录。学会秘书长孙丽琳与ISSI-BJ执行主任Richard de Grijs参加了签约仪式。 根据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资源,在包括帮助扩大宣传、提升学术影响力,以及寻找机会共同组织学术会议等方面开展长期合作,共同推动国内外空间科学界...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