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 讯  >> 24小时新闻  >> 查看详情

5日16时7分惊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来源: 新华网   日期:2025-03-04 08:55:24  点击:758 
分享:

       新华社天津3月3日电(记者周润健)“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北京时间3月5日16时7分将迎来惊蛰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此时节,春意萌动,小草从土里悄悄钻出,桃花在枝头上恣意绽放,而鸭子们正试着下河戏水……大自然开始从冬日醒来,正要迸发出新活力。

  惊蛰,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介绍,蛰,“藏也”,意思是各种虫儿在地下冬眠,而此时又是什么惊动了它们呢?春雷。《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说:“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春雷在召唤,各种虫儿睁开惺忪的睡眼,钻出洞穴,感受春光。其实,惊扰虫儿们的并非只是春雷,还有气温的回升。
 

      惊蛰时节,桃花开始绽放,吐出芳华,宋代诗人汪藻形容说“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桃花不仅是惊蛰的当令花,也是引得百花盛开的花信风,惊蛰过后,百花争艳,姹紫嫣红。

  惊蛰时节,仓庚鸣。“仓庚就是黄鹂,因其美丽的外形和清脆的鸣叫,深受人们喜爱,俨然一位春天的使者。”王来华说。

  对于黄鹂,古代的文人墨客多有描绘。柳宗元说:“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鸣。”杨巍说:“春城何处啭黄鹂,才听忽飞别树枝。”而杜甫的《绝句》堪称绝唱:“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黄鹂的鸣叫与白鹭的身姿,装点出一幅生机盎然和吉祥如意的春日画卷。
 

      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田野间处处是繁忙景象。农谚有云:“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耕的脚步从南方开始响起,并会很快延伸到北方。”王来华说。

  随着惊蛰的到来,一切都欣欣然张开了眼,大自然开始进入了一个充满灵动的时节。你是不是早已醒来,期盼着投身到满目春景的大自然里?在这充满朝气、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春日里,愿每个人都能向上、向美,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编辑:王宇

相关新闻

  • “御风执矩量天穹——庄逢甘百年诞辰纪念展”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开展 “御风执矩量天穹——庄逢甘百年诞辰纪念展”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开展

           2月27日上午,中国科协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御风执矩量天穹——庄逢甘百年诞辰纪念展”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开展。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特级航天员杨利伟,庄逢甘院士亲属、好友及相关领域科技工作者代表、媒体记者百余人出席开展仪式。     ... [阅读]

  • 中国流动科技馆国际巡展在尼泊尔开幕 中国流动科技馆国际巡展在尼泊尔开幕

            2025年2月12日,中国流动科技馆尼泊尔国际巡展在位于加德满都的尼泊尔B.P.柯伊拉腊天文馆、气象台和科学博物馆隆重开幕。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的尼方人员有尼泊尔教育与科技部部长比迪雅•巴特拉伊(Bidya Bhattarai)女士,尼泊尔教育与科技部秘书长(分管科技工作)兼尼泊尔BP•柯依拉腊纪念天文馆、天文台和科学博物馆发展委员会主席毕书•巴布•普达塞尼(Bishwo Babu Pudasaini)先... [阅读]

  • 中国作物学会举办作物科学云沙龙 中国作物学会举办作物科学云沙龙

           2月10日,为庆祝第七个“世界豆类日”,中国作物学会食用豆专业委员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作物基因资源与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豆类:为农业食品系统带来多样性”作物科学云沙龙。 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宁波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的4位青年科学家分享了食用豆类的最新研究进展。线上线下共计4000余人参加交流。   &... [阅读]

  • 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年终评议举办 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年终评议举办

    1月21日,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年终评议举办,内蒙古自治区专家咨询委员会及内蒙古大学相关学科专家15人对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通辽市的39名学员进行了现场评议。 评议期间,各学科专家对学生提交的培养报告、课题报告和文献综述等材料进行了审阅,学员以问辩形式向专家汇报展示全年培养科研成果,专家根据学员提交材料和问辩表现情况,对学员思维能力、研究成果、创新潜质等10余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择优推选出20名优秀学员,并为其颁发图书。 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