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9月8日电(记者赵宇飞、李晓婷)5年来,中国人工智能企业从1400余家增长到超5000家,相当于平均约11个小时就有一家人工智能企业诞生。
正在重庆举行的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超5000家,国家级人工智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400家。
目前,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达到5年前的3倍多。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统计,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共计1454家。
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2017年7月,中国印发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今年8月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加快形成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
“智能产业基础日益坚实,智能产品蓬勃发展,赋能应用更加深入。”辛国斌介绍,中国已建成3.5万余家基础级、6300余家先进级、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以及11个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17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
辛国斌说,中国已成立总规模600亿元的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编制人工智能科技伦理服务管理办法,成立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累计研制人工智能核心技术领域标准240余项,推动产业生态持续完善。
走进本届智博会展馆,各类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令人目不暇接:人形机器人上演精彩的足球和拳击比赛,机器狗用“后空翻”为赛场助兴;残障人士戴上机械“灵动手”弹奏钢琴;机械外骨骼通过步态分析帮助失能老人重新行走;AI视觉质检系统快速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扫描和检测……
“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参展企业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合伙人黄珍祥说,以人形机器人为例,以前产品一般两年迭代一次,现在一年迭代两次。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健康发展,得益于既注重汲取先发国家的有益经验,又充分结合自身数据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应用场景广阔、市场空间巨大等优势条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表示。
编辑 | 王宇
8月21日,中国科协高层次人才国情考察对接交流会在丹东举行。考察团院士专家与丹东市50余位科技企业代表、有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聚焦前沿科技转化与区域创新发展,共谋深化合作路径,为丹东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会前,中国科协高层次人才国情考察团深入田间地头、企业生产一线,围绕破技术难点、攻产品难关、促合作创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座谈会上,立足丹东禀赋优势与发展需求,院... [阅读]
8月30日,以“科普同心 融合同行”为主题的第十七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 论坛期间,两岸专家就科普创新发展与科普资源应用,科技教育与科普人才培养、生命健康教育与公众健康素养提升等议题,开展了“大科学背景下的科学传播与公民科学素养”“台湾在可持续土建工程与环境美学的科普推广经验”等50多个报告,进行交流... [阅读]
8月23日,由中国科协举办的2025年第六期中国科技会堂论坛在京举行。本期论坛以“氢赋能的高效能源革命”为主题,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主任管晓宏作主题报告。清华大学自动化系长聘教授贾庆山、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徐文渊、西安交通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徐占伯共同参加主旨交流。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中央企业的160余位领导干部出席论坛。 &nb... [阅读]
8月20日, 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桐乡市政府承办的2025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总决赛在浙江乌镇举办。本届大赛主题为“科技少年 筑梦未来”,来自全国各地约2.5万余名选手齐聚乌镇,围绕三大领域20个赛道展开比拼,全面展现青少年利用信息技术在智能决策、传感技术、无人机运输等领域的前沿应用和创新思维。 本届总决赛延续“开源、开放、公益、创新&r...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