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 讯  >> 24小时新闻  >> 查看详情

本币互换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 对我国经济有何作用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2025-10-13 08:53:37  点击:728 
分享:

       中国人民银行已与三十二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协议

  本币互换对我国经济有何作用

  9月,中国人民银行与欧央行、瑞士央行、匈牙利央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8月18日,与泰国银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5月13日,与巴西央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持续深化对外货币金融合作,稳步推进双边本币互换。据统计,今年内中国人民银行已与8家外国央行签署(含续签)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什么是本币互换?我国当前本币互换情况如何?越来越多的本币互换协议,将为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针对社会关注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

  问:什么是本币互换?为什么要进行本币互换?

  答:双边本币互换是指两国(地区)的中央银行(货币当局)在互信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有抵押的融资安排,一方以本币为质押,获取另一方等值货币。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可以把本币互换想象成央行之间开立的一张“货币信用卡”。比如中欧双方签订本币互换协议后,当欧洲的银行需要人民币给企业支付从中国进口的货款时,欧央行就可以动用这张“信用卡”,用即时汇率从中国人民银行换取人民币,到期之后,双方再按原汇率换回货币并支付少量利息。

  双边本币互换在维护金融稳定、提供流动性支持、支持双边贸易和投资等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以前中国企业在境外做生意,一般需要先把人民币换成美元,再把美元换成对方的货币。汇率波动可能对利润产生影响,还得交不少手续费。有了本币互换,双方做生意直接用本币结算,既方便又免受美元汇率波动的影响。

  问:近年来,我国本币互换协议取得了哪些进展?

  答:自本币互换启动以来,人民币“朋友圈”一直在稳步扩容和深化。从范围看,截至今年9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已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有效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覆盖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主要经济体及众多新兴市场国家。从规模看,本币互换协议总规模约4.5万亿元人民币,为全球提供了稳定的人民币流动性。

  问:本币互换能够为经济发展带来哪些促进作用?

  答:本币互换能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对于国际经贸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以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央行的本币互换协议为例,2013年,两国首次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人民币互换资金规模为1900亿元。近年来,中巴经贸关系日益密切,中国连续15年保持巴西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巴西也是中国在拉美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双方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有助于深化两国贸易往来,增强市场信心,维护区域和全球金融稳定。

  问:对企业生产,本币互换将会产生哪些影响?

  答:对于在海外生产经营的企业,做进出口贸易时,可向当地银行申请获取互换项下本币资金,直接与客户用人民币或对方本币报价和结算,锁定成本利润,不受美元汇率波动影响,生产经营更加稳定。企业借此能实现更精准定价,有利于对经营进行长远规划,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问:对人民币来说,本币互换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意味着什么?

  答:本币互换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愿意持有和使用人民币,意味着人民币国际认可度提升。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本币互换已成为全球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了各国的金融自主性和稳定性。未来,随着中国人民银行与其他国家(地区)中央银行(货币当局)双边货币合作与互信水平提升,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稳慎扎实向前推进。(记者 吴秋余)
 

编辑 | 王宇

相关新闻

  • 第四届全国精细化工大会在哈尔滨举办 第四届全国精细化工大会在哈尔滨举办

            9月28日至30日,由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及《精细化工》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国精细化工大会在黑龙江哈尔滨举行。次会议以“分子设计开辟新赛道,微化工系统引领智造潮”为主题,汇聚了包括5位两院院士、55位国家杰出人才及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近400名专家学者与业界精英,共同探讨精细化工领域的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        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化... [阅读]

  • 第十七届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国际会议(PowerCon2025)在合肥举行 第十七届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国际会议(PowerCon2025)在合肥举行

           9月24日,第十七届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国际会议(PowerCon2025)在安徽合肥开幕。本次会议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国际大电网委员会(CIGRE)中国国家委员会共同主办,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电力与能源分会(IEEE PES)技术支持,围绕“绿色智能安全的新型电力系统”主题,汇聚了全球电力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相关负责人与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探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的关键技术、挑战与未来方向,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贡... [阅读]

  • 《2025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发布 《2025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发布

           9月27日,《2025 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以下简称《评价报告》)在北京发布,《评价报告》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负责发布,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柳卸林担任课题报告组组长,来自高院及科研院所的三十余位一线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围绕相关议题展开交流研讨。        柳卸林对《评价报告》核心内容进行介绍。他指出,2025年... [阅读]

  • 2025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海口开幕 2025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海口开幕

           9月27日,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海南海口开幕。中国科协主席、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主席万钢作主旨报告。海南省委书记冯飞、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为大会致辞。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于俊清主持致辞环节。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进华主持专题演讲环节。        万钢表示,新能源汽车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既要突破电池、芯片和软件等核心技术,也要推进绿色智能工艺,健全回收利用体系,促进资源循...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