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 讯  >> 24小时新闻  >> 查看详情

航天员安全往返天地间,中国载人航天值得期待!

来源: 新华网   日期:2025-11-26 08:45:44  点击:733 
分享:

       新华社酒泉11月25日电 题:航天员安全往返天地间,中国载人航天值得期待!

  新华社记者

  11月25日12时11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二十二号飞船。这艘无人状态飞船,后续将作为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的返回飞船。

  20天前,神舟二十号飞船因疑似遭空间微小碎片撞击推迟返回。11月14日,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换乘”神舟二十一号飞船返回舱返回东风着陆场,这为国际航天领域高效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成功范例,诠释了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

  自1992年正式立项至今,中国载人航天始终把确保航天员安全摆在首要位置。这一次,从按下“暂停键”到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平安归来,再到神舟二十二号飞船星河赴约,中国载人航天这一成功实践再次证明:中国有能力确保航天员安全往返天地间。

  这种能力,体现在工程全线面对突发状况时的从容应对、科学处置中。在飞船疑似遭空间微小碎片撞击的紧要关头,为确保航天员绝对安全与任务圆满成功,工程迅速启动应急机制。从研判到决策,很快形成稳妥方案,展现出中国载人航天的技术底蕴与预案体系。

  这种能力,体现在广大参研参试单位大力协同与攻坚克难中。稳步高效完成风险分析评估、方案论证决策、人员物资调动、乘组换船返回、飞船应急发射……生动践行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这种能力,体现在中国航天人科学求实、严慎细实的优良作风中。人类探索太空的征程始终与风险相伴。中国航天人始终秉持对方案严谨设计、对计划科学论证、对质量千锤百炼、对管理精雕细琢。这熔铸于每一名航天人血脉中,化作日复一日的行动自觉,成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制胜密码”。

  这种能力,体现在未雨绸缪、全时待命的底线思维中。自神舟十二号任务起,我国载人飞船发射便采用“发一备一、滚动备份”策略,确保在突发状况下,备份火箭与飞船可随时启动,执行空间站应急救援任务。这次任务,验证了中国空间站任务这一策略的科学性、可靠性,中国载人航天具有从容应对风险挑战的底气。

  神州再挽满弦弓,直送神舟射苍穹。神舟飞船飞向太空的轨迹,彰显了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中国载人航天,值得期待!
 

编辑 | 王宇

相关新闻

  • 中国水产学会生物饵料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上海召开 中国水产学会生物饵料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上海召开

           11月21日至22日,由中国水产学会主办,中国水产学会生物饵料专业委员会、上海海洋大学承办的中国水产学会生物饵料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近20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参加会议。上海海洋大学副校长李晓飞、中国水产学会副秘书长赵文武出席会议并致辞。开幕式由中国水产学会生物饵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旭雄主持。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黄勇... [阅读]

  • 第四届“标准化理论与政策”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办 第四届“标准化理论与政策”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办

           11月15日至16日,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指导,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标准化理论与政策专业委员会、团体标准工作委员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计量大学等共同主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数据科学与智能决策实验中心、浙江省信息化发展研究院承办的第四届“标准化理论与政策”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杭州举行。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计量大学等院校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 [阅读]

  • 中国电子学会召开人形机器人标准化工作研讨会议 中国电子学会召开人形机器人标准化工作研讨会议

           11月18日,人形机器人标准化工作研讨会议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中国电子学会、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湖北省市场监管局、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及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发展局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来自人形机器人企业、科研院所及武汉市相关产业代表60余位参会,共同研讨人形机器人标准化工作及急需制定的标准项目。        中国电子学会介绍了《人形机器人标准体系框架V1.0版》总体架构及... [阅读]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召开高等教育研究博士学术论坛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召开高等教育研究博士学术论坛

           11月14日至16日,高等教育研究博士学术论坛在湖南长沙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与湖南大学共同承办。        会议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研究”为主题,设置多元化的学术交流形式,包括大会报告、博士生平行论坛、分会场研讨、入库博士论文报告、导师圆桌对话、青年学者专题报告等。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硕士博士研究生共600多位代表参会...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