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记者王立彬)作为高新科技发展的关键原材料,我国镓锗铟等稀散金属开发利用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
自然资源部11月26日发布创新成果显示,我国已经攻克煤铝铜铅锌矿中低品位稀散金属高效提取技术,煤中锗综合回收率由55%提高至80%以上,铅锌冶炼过程镓锗铟综合回收率平均提高10%左右,铜冶炼过程硒碲铼回收率分别由93%、65%、70%提高至97%、90%和80%。
稀散金属高纯产品制备关键技术及核心装备也取得重要突破。我国自主研制出温度梯度冷凝—晶向控制定向结晶器等5种核心装备,实现半导体分子束外延8N级高纯镓批量稳定生产;开发出第一颗国产平面型高纯锗探测器,填补国内空白;建成超高纯锗等高端原材生产线,实现初级产品向高端产品的跨越;打破国外对高端产品垄断和限制,支撑MBE高纯镓、LCD面板铟、锗单晶衬底、碲化镉薄膜等关键战略金属产品自给率提升至70%以上,在国防、新能源、5G通讯、半导体等领域起到关键支撑作用。
据介绍,镓锗铟等稀散金属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国防军工等行业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作用,是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关键原材料,对提升相关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至关重要。我国稀散金属主要伴生在煤铝铜铅锌钼等矿物中,但长期以来,采选冶流程长、回收率低及高纯产品质量不稳定、成品率低。这一系列重大突破,有助于结束我国高端原材料和高精尖产品受制于人局面。
编辑 | 王宇
2025第七届全国智能可穿戴技术及产业大会举办
11月22日至23日,2025第七届全国智能可穿戴技术及产业大会暨第十五届全国可穿戴计算学术会议在广东深圳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主办,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智能可穿戴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理工大学、深圳市智能穿戴行业协会、杭州智元研究院联合承办,以 “穿戴智能” 为主题,紧扣多学科交叉创新与学术产业深度融合方向,全方位展现可穿戴技术在主动健康、消费电子、特种应用等领域的突破成果。来... [阅读]
2025江苏科技学术大会召开
11月14日,由江苏省科协、扬州市委、扬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驱动人才引擎 打造创新生态”2025江苏科技学术大会在江苏省扬州市举行。 江苏省政协副主席胡刚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过利平,扬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郑海涛,省科协副主席、中国电科第十四研究所所长王建民,省科协副主席冯少东等出席大会。 &n... [阅读]
2025CCHIO-CACA-ICPC国际组织峰会举办
11月7日,由中国抗癌协会(CACA)与国际癌症患者联盟共同主办的CACA-ICPC峰会召开,本届峰会以“人工智能、心理社会肿瘤学与以患者为中心”为主题,汇聚了全球AI和心理社会肿瘤学领域的顶尖专家,共同探讨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推动心理社会肿瘤学发展,确保在数字健康时代患者始终是医学照护的核心焦点。 本届峰会由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王瑛以及国际癌症患者联盟秘书长De... [阅读]
设计与智能制造2025学术年会在重庆举办
11月7日至10日,中国内燃机学会2025年度品牌学术活动之“设计与智能制造2025学术年会”在重庆市举办。会议以“AI+创新+设计+制造”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海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领军企业共计120余家单位的3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中国内燃机学会副理事长董建福、李树生、刘志刚、邵煜、李继凯,重庆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刘成龙,长安汽车平台及模组开发部总经理邓伟等出席开幕式。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