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开通运营以来,杭台高铁累计客流量突破5000万人次,有效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作为我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杭台高铁通过完善投资环境、创新投资回报机制、缩短市场培育期,为民营资本参与高铁项目投资运营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浙江杭州到台州,全程266.9公里的杭台高铁,结束了沿线嵊州、新昌、天台三地不通高铁的历史,如今已是热门旅游高铁路线之一。以新昌县为例,杭台高铁开通后,当地融入浙江省“一小时”交通圈,激发文旅产业巨大潜力,2024年全县共计接待过夜游客250万人次,同比增长17.26%。
作为我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杭台高铁自2022年1月8日投运至今,累计客流量突破5000万人次,背后的融资运营机制备受关注。杭台高铁运营情况如何?民间资本如何参与高铁建设运营?记者进行了采访。
完善投资环境,畅通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渠道
2016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杭台高铁列为首批8个社会资本投资铁路示范项目之一,这也是浙江省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中最重要的工程项目之一。
回忆当初,时任台州市发改委主任张锐敏记忆犹新:“在前期投资接洽时,浙江民营企业家就表现出较高积极性,纷纷表示想要参与投资。”在张锐敏看来,长期以来,我国铁路投资一直以政府和铁路系统内部自身融资为主,具有系统性、庞大性等特点,也兼具收益投资风险小等特点,对资本市场具有一定吸引力。
最终,2017年9月11日,由复星集团牵头的民营联合体与浙江省政府签署杭台高铁PPP项目投资合同,首条民营控股高铁正式落地。该项目总投资约450亿元,项目资本金约占总投资的30%。
“民资入铁”是否“只出钱、不决策”?改革之初,类似质疑声不绝于耳。
为打消民企顾虑,2017年12月,杭绍台铁路有限公司应运而生。作为杭台高铁的项目主体,该公司由民营联合体占股51%,国铁集团占股15%,浙江省政府占股13.6%,绍兴和台州两市政府合计占股20.4%。民资控股意味着民企话语权提高,在铁路建设、运营、管理和盈利渠道拓展等方面具有一定主导地位,进一步激发了民资优势和活力。
在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高级经济师靳丽芳看来,杭台高铁在首批民资控股铁路项目中率先建成并非偶然。这得益于国家铁路投融资体制深化改革,也得益于浙江较强的民营经济实力和良好的营商环境。
“政策引领让民营企业家更安心。”复星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集团首席执行官、杭绍台铁路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建宏介绍,尽管杭台高铁在管理体系、投资控制、资金保障、建设模式、接轨国铁、竣工验收等诸多方面都面临“第一次”挑战,但项目“摸着石头过河”,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创新投资回报机制,让民营资本“进得来、能赚钱”
开通以来,杭台高铁运营情况如何?民营资本“进得来、能赚钱”吗?方建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根据协议,该项目合作期为34年,其中建设期4年,运营期30年。在PPP模式下,由杭绍台铁路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杭台高铁的投资、融资、建设、运营及维护,运营期满后无偿移交浙江省政府或其指定机构。
一方面,在协议之下,杭绍台铁路有限公司在运营期内可以获得线路使用费等收入。据统计,杭台高铁本线8个车站日均发送旅客量由2022年开通初期的0.89万人次增至目前的2.6万人次,客流量从第一年的约700万人次增至第二年约1800万人次,再到第三年的2500万人次,稳定增长的客流量为杭台高铁的运输收入提供了保障。2023年,公司在运输收入方面较2022年增长近80%。基于这一投资回报机制,民资得以“持续看好”。
另一方面,“收益保底”改革再次为民企“兜底”——运营期前10年,省、市两级政府按照协议约定,对项目运营进行可行性缺口补贴,具体金额通过与社会投资人磋商,根据约定列车开行对数、超额收入分配等机制调整并确定,从而避免让民企独自承担风险。
因为涉及投资额较大,更多的民营资本仍处于观望状态,但在复星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集团看来,除了日常运营带来的收入,回报来源其实是多方面的。“我们更看重通过投资一条高铁线路带来的机遇,如今在旅游列车和铁路物流方面均实现了业务落地,并有望继续投资建设新的高铁项目。”方建宏说。
“总结来看,得益于务实高效的股权合作机制、平衡合理的收益回报机制和边界清晰的风险共担机制,民营资本投资更踏实。”靳丽芳分析。
缩短市场培育期,改革示范效应日益显现
2021年11月26日,杭台高铁试运行当天,时任天台县委书记杨玲玲特意登上列车,在4号车厢来了一场天台旅游推介会,并送上旅游“大礼包”——春节前凭高铁票,可半价游天台山所有景区。
杭台高铁沿线嵊州市充分挖掘唐诗文化、越剧文化等特色旅游资源,推出音乐节、乡村越剧联赛等活动和高铁免费游、半价游等优惠举措,并优化设置了高铁站直达全市各大景区的公交班车;新昌县开展“乘着高铁游诗意新昌”“万人游新昌活动”等,定制“高铁+旅游”路线……
在杨玲玲看来,因为杭台高铁的强大辐射力,沿线城市的旅游资源进一步整合,旅游市场半径从传统的500公里范围持续扩大,苏北、皖南、闽北都将成为旅游重点客源地。
杭绍台铁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吴培荣介绍:“民营控股,越早收益就能越早回报投资者。”
为此,公司联动各方,在线下线上推出美食打卡、疗休养专列、音乐节等系列活动;同时打响“诗路高铁”品牌,与地方政府联合推出高铁免费游、半价游活动;建立嵊州新昌站、临海站等车站旅游驿站,开通车站至景区直通车、旅游大巴等,打通“最后一公里”……杭台高铁采取了一系列灵活多样的举措吸引客流,以期缩短市场培育期。
效果如何?“杭台高铁累计客流量已超5000万人次。”吴培荣说。据不完全统计,杭台高铁对绍兴和台州沿线旅游业的贡献率约为4%,对新增就业人口的贡献率约为3%,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约为2%。
方建宏透露,截至目前,已有上百家政府单位、协会、企业等赴杭台高铁交流学习,“民资入铁”改革示范效应日益显现。2024年9月,另一条民资参与投资运营的高铁项目——杭温高铁也成功投运。“随着相关制度不断完善、市场壁垒进一步打破,民企参与重大项目建设的意愿、能力和水平还将继续提升。”方建宏说。
编辑:王宇
12月27日上午,四川省工程师学会成立大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副理事长兼联席秘书长何华武,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罗强,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杨丹,以及四川省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正林,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院长石碧,四川省科协副主席、四川省工程师学会理事长何川共同为四川省工程师学会揭牌。 何川当选四川省工程师学会首届理事长,谢毅、张世殊、冯远、杨如刚、顾金戈当选首届副理事长,盛兴富当选监事。 ... [阅读]
近日,新疆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科协、第十三师新星市教育局共同主办的第2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举办。兵团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评审专家、十三师新星市科协、教育局、新星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出席,师市15所学校的200余名师生参赛。 此次大赛以“创新·责任·诚信·合作”为主题,赛事涵盖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画、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四大类别。大赛共收到申报作品556件,入围展示作品76件,经线下... [阅读]
近日,由重庆市公路学会、重庆市公路事务中心联合主办的重庆市公路学会2024年度学术年会召开。 此次年会以“智慧养护 渝路畅行”为主题,聚焦公路管养技术,邀请重庆市交通工程质量检测公司总工程师蒋彧、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桥梁加固院院长李琦、重庆公路养护集团总经理张伟、重庆市公路事务中心副主任符冠荣等6名专家,分别从公路养护检测、数字化、管理、技术体系、标志标线等方面作学术报告,共同探讨了公路养护方面的热点关键问题,为加快重庆公路交通智能养护创新技术发展提... [阅读]
中国产经观察消息11月30日,由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2024东莞智能终端新技术推广会在东莞拉开帷幕。同时,由东莞市大数据协会承办的“数据要素产业终端专题技术推广会”如期进行。本次专题技术推广会以“智端无界,数启新程”为主题,吸引了学术界专家、行业精英和企业代表踊跃参入,大数据协会会长陈鑫出席会议并致辞。 陈鑫在致辞中指出,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要素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数据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其价值日益凸显,正深...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