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题:制定法律6件,修改法律16件 2024国家立法标注新刻度
新华社记者齐琪
新时代新征程,国家立法的标尺不断标注新刻度。
2024年,十四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6件,修改法律16件,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4件……截至目前,我国现行有效法律达305件。
细看国家立法“答卷”,重点突出、内容丰富,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与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盼“双向奔赴”。
“准”,准确把握“国之大者”——
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厅屋顶上,璀璨的红星灯见证着一部部法律的诞生与修改。
2024年12月,代表法修正草案二审稿在这里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部人大代表的“专门法”第四次进行修改,将为人大代表依法履职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
国家立法,始终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
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过去一年,修改监督法,保障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健全监督制度机制,增强监督实效;修改国务院组织法,保障国务院依宪依法履职、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作出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隆重表彰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
过去一年,改革决策与立法决策“无缝对接”,修改监察法,及时将党中央决策部署、实践经验上升为法律规定;生态环境法典编纂扎实推进,高质量的立法筹备工作为法典编纂奠定坚实基础。
修改突发事件应对法、保守国家秘密法、国防教育法……立法守护国家长治久安,安宁常在。
如何以法治之力,积极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风险挑战?
2024年9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按照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改革部署,以立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加快健全养老服务网络体系、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等重要部署相继出台……确保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法治中国建设步伐坚实。
“质”,注重提高立法质量——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如何让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
2024年12月,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立法进程更进一步”——这一积极信号,让广大民营企业家安心谋发展信心更足。
以高质量立法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国家立法始终坚持注重提高立法质量,保障和服务改革发展。
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快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更有活力;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为乡村振兴提供法治保障;修改反洗钱法,加强打击洗钱犯罪;出台能源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修改矿产资源法、会计法、统计法……一部部法律的制定修改,紧随经济社会发展脚步。
我国第一大税种——增值税有了专门法律,税收立法再进一程;制定关税法,助推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我国现行18个税种中已有14个完成立法,涵盖了大部分的税收收入。
坚持立改废释纂并举,立法形式进一步丰富,注重“小快灵”“小切口”立法,加快填补立法“薄弱点”和“空白区”,发挥好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实”,与人民期盼“双向奔赴”——
“通过!”
2024年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
新修订的这部法律进一步加大了科普场馆的普惠力度,明确政府投资建设的科普场馆对青少年实行免费或者优惠。
这一修改,吸收了上海虹桥街道70多岁的居民刘二生,结合自身工作经历,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反馈的立法建议。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自2015年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国家立法“直通车”已就192件次法律草案、立法规划稿、备案审查工作征求联系点意见近35000多条。202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增设9个联系点,基层立法联系点达54个。
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一条条来自基层的真知灼见被立法研究吸纳,让每一部法律都满载民意、贴近民生、汇集民智。
为民立法,立法为民。过去一年,一部部法律与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双向奔赴”。
如何更好让文物“传下去”“活起来”?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的诸多规定,让“古老”文物在新时代赋能下重现光彩;
如何更好实现人民群众“幼有所育”新期待?即将于今年“六一”起施行的学前教育法,明确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如何更好保障学位授予质量?学位法于2024年4月表决通过,为规范学位授予工作“定规矩”“明准则”;
……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法治,新时代立法工作乘风破浪、与时俱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上书写着更多精彩的立法故事!
编辑:王宇
2月22日,由中国科协举办的2025年第一期中国科技会堂论坛在京举行。本期论坛以“暗物质与暗能量”为主题,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常进,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景益鹏作主题报告。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星系宇宙学部主任、宇宙暗物质暗能量团组首席研究员陈学雷,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特聘教授、副所长刘江来参加主旨交流。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中央企业150余位领导干部出席论坛。 常进以“空间探测暗物质粒子&rdquo... [阅读]
2月19日,在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和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陈旭见证下,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宋军与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邢锋分别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万钢同志指出,协议的签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开展深入合作的重要举措。 根据协议,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与暨南大学将... [阅读]
2月17日,由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工业合作经济学会、香港贸易发展局、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未来产业国际化发展大湾区对接活动在广东省深圳市举办。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林建岳,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陶永欣致辞。来自相关政府部门、科研院所、投资机构、领军企业的300余位代表参加活动。 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尚勇,中国工业合作经... [阅读]
1月22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林蕙青与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教育副局长克里斯蒂安·艾多一行举行会谈,这是世界银行代表团首次来访学会。 双方就开展联合研究、加强知识国际传播等议题进行了交流,达成诸多共识。一是探索开展深度研究合作,聚焦劳动力供求适配度、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人工智能、教育质量保障、高等教育发展指数等议题,组建专家团队,加强数据共享。双方将梳理各自现有的重要研究成果,组织专家团队尽快举行专题讨论会,商议联合研究事宜。二是加强学术交流合作,世界银行将派专家参加学会...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