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 讯  >> 24小时新闻  >> 查看详情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工作报告解读

来源: 新华网   日期:2025-02-28 17:14:49  点击:862 
分享: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题:持续推进新时代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工作报告解读

  新华社记者孙少龙、赖星、黄庆刚

  2月27日,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工作报告全文公布。报告回顾2024年纪检监察工作,对2025年工作作出具体部署。

  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大部署强化政治监督、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报告中的一系列具体部署,传递出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新部署、新举措。

 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大部署强化政治监督

  政治监督,是督促全党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举措。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处分违反政治纪律人员1.2万人。

  部署2025年主要工作,报告将“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大部署强化政治监督,着力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置于首位,从以强有力监督维护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推动全国一盘棋齐心协力抓改革、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改革部署落实到位等方面作出具体安排。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要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政治监督发挥着重要作用。”北京廉政建设研究基地副主任宋伟认为,开展政治监督,重在精准,也难在精准。要聚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大改革部署开展政治监督,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领域具体实际,紧盯重点任务、关键少数开展监督。

 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

  2024年,党纪学习教育在全党深入开展,取得明显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中央纪委全会上强调,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纪律教育机制,使纪律教育贯穿干部成长全周期、融入组织管理全过程。

  报告提出“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着力推动形成遵规守纪、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要求在抓实党纪学习上、严格执行纪律上、准确运用“四种形态”上巩固深化。

  “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抓住重点对象尤为重要。”广西百色干部学院副院长刘玄启认为,关键岗位领导干部、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等面临的廉洁风险相对较高,应有针对性地加大纪律教育力度、严格管理监督,引导他们自觉遵守纪法红线、廉洁底线。

 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

  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同根同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要求,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

  报告对此作出专门部署,提出“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以‘查’、‘治’贯通阻断风腐演变”“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等具体举措。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肖小华认为,健全风腐同查同治机制,深挖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线索是重要突破口,要加强对个案的根源性剖析,既查参与者,也查组织者;既查受贿人,也查行贿人。特别是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应从观念、生态、文化等方面着力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根基方面下足功夫。

 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2024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全国部署开展了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报告显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加强调度,直接查办督办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3430起。全国共查处相关问题70.5万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3万人,移送检察机关1.6万人。

  报告提出,聚焦县以下这一关键环节、薄弱环节,再狠抓两年,确保取得更大成效。同时,从“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持续发力惩治‘蝇贪蚁腐’”“系统性整治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

  “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直接损害群众切身利益,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刘玄启认为,要着力破解县域“熟人社会”利益绑定、办案难等问题,特别是面对干扰多、阻力大,涉及范围广、影响恶劣的问题,要坚决从严查处、查清查透,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群众信赖和支持。

  坚守政治巡视定位

  巡视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是发现和推动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

  根据报告,2024年,二十届中央第三轮、第四轮巡视有序开展,对58家中央和国家机关单位、10家中管金融企业开展常规巡视。在部署2025年工作时,报告提出“提升巡视发现问题的震慑力”“推动巡视发现问题真改实改”“完善巡视工作制度机制”等要求。

  “发现问题是巡视监督的基础,解决问题是巡视监督的归宿。”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认为,应进一步提升巡视监督的精准度和解决问题的长效性,压实巡视整改主体责任,防止应付整改、“过关心态”,强化边巡边查、立行立改,不断提升巡视权威性和公信力,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巡视监督的积极性。

  深化落实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任务

  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工作。

  报告提出,深化落实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任务,着力推动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同时从“加强纪检监察法规制度建设”“推进纪检监察机构改革”“推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

  “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越深入,越需要纪检监察法规制度予以规范和保障。”庄德水认为,报告从推动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健全反腐败法律法规体系、推进监督执纪执法规范化建设等方面对加强纪检监察法规制度建设作出部署,体现了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和推进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的要求。与此同时,还应进一步完善纪检监察法规制度的评估机制,适时对制度开展评估、修订等工作,不断优化现有制度规范体系,兼顾制度的活力与稳定性。

  强化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

  管党治党,“管”和“治”都必须落到责任二字上。

  聚焦强化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这一重要任务,报告提出“切实督促党委(党组)履行主体责任”“切实督促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责任”“切实履行纪委(纪检组)监督责任”“切实推动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等具体部署。

  “只有责任落到实处,全面从严治党才能实打实、硬碰硬。”宋伟认为,健全主体明确、要求清晰的责任体系是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重要内容,应充分运用系统思维,坚持责任上全链条,推动主体责任、监管责任、监督责任贯通联动、一体落实,同时也要精准规范问责,既严肃问责乱作为、不作为、慢作为问题,也要注重调动和保护好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开展“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

  纪检监察机关的能力素质事关正风肃纪反腐的质效,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加强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

  报告提出“开展‘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着力推动纪检监察铁军建设再上新台阶”,并从加强政治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廉洁建设四方面作出具体部署。

  “纪检监察权是‘治权之权’,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在行使权力上慎之又慎、在自我约束上严之又严。”肖小华认为,应切实把严管严治融入日常,完善内控机制、扎紧制度笼子、严明纪法要求,使纪检监察干部养成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习惯,自觉做自我革命的表率、遵规守纪的标杆。

编辑:王宇

相关新闻

  • 2025年第一期中国科技会堂论坛聚焦暗物质与暗能量 2025年第一期中国科技会堂论坛聚焦暗物质与暗能量

    2月22日,由中国科协举办的2025年第一期中国科技会堂论坛在京举行。本期论坛以“暗物质与暗能量”为主题,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常进,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景益鹏作主题报告。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星系宇宙学部主任、宇宙暗物质暗能量团组首席研究员陈学雷,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特聘教授、副所长刘江来参加主旨交流。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中央企业150余位领导干部出席论坛。 常进以“空间探测暗物质粒子&rdquo... [阅读]

  • 万钢同志出席《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暨南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 万钢同志出席《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暨南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

           2月19日,在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和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陈旭见证下,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宋军与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邢锋分别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万钢同志指出,协议的签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开展深入合作的重要举措。         根据协议,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与暨南大学将... [阅读]

  • 未来产业国际化发展大湾区对接活动举行 未来产业国际化发展大湾区对接活动举行

            2月17日,由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工业合作经济学会、香港贸易发展局、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未来产业国际化发展大湾区对接活动在广东省深圳市举办。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林建岳,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陶永欣致辞。来自相关政府部门、科研院所、投资机构、领军企业的300余位代表参加活动。         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尚勇,中国工业合作经... [阅读]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世界银行代表团举行会谈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世界银行代表团举行会谈

    1月22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林蕙青与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教育副局长克里斯蒂安·艾多一行举行会谈,这是世界银行代表团首次来访学会。 双方就开展联合研究、加强知识国际传播等议题进行了交流,达成诸多共识。一是探索开展深度研究合作,聚焦劳动力供求适配度、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人工智能、教育质量保障、高等教育发展指数等议题,组建专家团队,加强数据共享。双方将梳理各自现有的重要研究成果,组织专家团队尽快举行专题讨论会,商议联合研究事宜。二是加强学术交流合作,世界银行将派专家参加学会...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