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厦门11月16日电(记者付敏、陈旺、吴剑锋)金鸡啼鸣,光影鹭岛。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15日晚在厦门落幕。金鸡奖不仅是一份奖项,也是观察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窗口。从提名、最终获奖影片和电影人身上,今年的金鸡奖充分展现了题材创作多元化、新生代力量崛起、产业融合深化等趋势,中国电影正在向“新”而行。
创作多元化 不断满足差异化观影需求
在今年的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提名中,既有《志愿军:存亡之战》历史题材的巨制,也有《好东西》风格鲜明的文艺片,还有《小小的我》讲述平凡个体的影片。最终,《好东西》脱颖而出,获得最佳故事片奖。
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副教授张艾弓认为,《解密》等悬疑类型片入围,表明商业类型片在逐渐提升艺术深度,《小小的我》《好东西》等作品聚焦社会现实,注重时代共鸣与艺术价值的结合。当下,国产电影通过类型创新与社会议题结合,逐步构建起覆盖全年龄段、多元文化表达的内容生态。
今年以来,电影市场供给丰富,涵盖了历史、动画、喜剧、动作等多种类型,多元化题材满足不同消费者观影需求。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影片在创作中更加注重融入传统文化内核,注入当代价值理念,通过创新叙事方式与运用最新科技,让作品既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品位与精神追求,也具备走向国际市场的潜力。
新生代力量崛起 为行业发展注入动力
今年的金鸡奖中,易烊千玺凭借在《小小的我》中饰演脑瘫患者刘春和获得最佳男主角奖,成为获得该奖项的最年轻演员。在最佳男主角、女主角评选过程中,刘昊然凭借《解密》、段奥娟凭借《岁岁平安》曾分别获得提名。
业内人士认为,新生代力量正稳步接过票房重任,为行业注入动力。他们凭借在多部作品中的积累和多样化尝试,逐渐形成了稳定的观众缘和口碑基本盘。
在新生代导演领域,他们凭借差异化题材和扎实创作获得观众认可。青年导演戴墨凭借电影《唐探1900》获得了本届金鸡奖最佳导演,他坦言,“作为青年创作者,我们愿意拥抱新技术、新理念,带来更多新可能”。
青年导演廖威凯凭借《南方蝶道》入围第七届金鸡电影创投大会主单元终极路演。他表示,创投大会汇聚了行业内一线资源,推动优秀电影项目与产业资源精准对接,可助力青年电影人从创作孵化走向市场落地。
导演张艺谋认为,年轻人是中国电影的未来,今年金鸡奖提名和参赛最大的特色是年轻导演作品比较多,“看到很多好的作品是年轻导演的处女座,呈现了一代一代传承和发展的好态势”。
“电影+文旅”助力产业融合深化
在今年金鸡电影节启幕之际,厦门市顺势推出10条影视旅游线路,一条条线路串联起“海上花园”的光影记忆与城市风情,让影迷们既能追寻热剧足迹,又能沉浸式感受厦门城市魅力。
近年以来,国家层面连续推出政策,支持“电影+”业态创新,通过影旅融合、票根经济等方式,使电影成为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获得今年最佳故事片提名的电影《唐探1900》,春节期间不仅带来了30亿元票房收入,还让该影片的拍摄地山东德州乐陵影视城成为游客的热门打卡地,短短7天内带动当地旅游收入超9000万元。
《唐探1900》不是个例:一部《哪吒之魔童闹海》让“跟着吒儿去旅游”成为热门出游方式,《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则引领观众踏上殷商文化探索之旅……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祝嘉良认为,电影正在从单纯的娱乐消费,升级为连接文化和旅游的情感消费和体验消费的入口。电影作为文旅消费的“新场景”与“内容IP”,吸引影迷前往影片拍摄地、取景地与故事发生地,实现了“为一部电影,赴一座城”的引流效果,展现了“电影+文旅”融合的无限可能。
编辑 | 王宇
第十届全国纺织科技成果转化与合作大会在柯桥召开
11月6日,第十届全国纺织科技成果转化与合作大会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举办。本届大会以“跨界融合 健康未来”为主题。大会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行业精,共同探讨纺织科技发展新路径。行业上下游企业和科研院所等特邀代表300余人。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伏广伟和中共绍兴柯桥区委副书记、区长景尧为大会致辞。 在大会开幕式上,进行了2025&nbs... [阅读]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秘书处党支部“传承科学精神 引领科技自强”主题党日活动举行
11月7日,“传承科学精神 引领科技自强”主题党日活动在北京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秘书处党支部精心组织,研究会秘书处党员、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人以及中关村街道世纪科贸大厦党群服务中心党建指导老师们共同参与,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通知》要求,促进党建与研究会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nb... [阅读]
第二十二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在安徽合肥召开
11月1日至4日,第二十二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在安徽合肥举办。来自全国农业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学生及企业代表共计1900余人参加了会议,另有6.4万余人次通过中国知网线上观看直播,共同聚焦作物科技前沿动态,探讨创新发展路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长万建民出席大会开幕式。 大会开幕式进行了2025年度“中国作物学会科学技术成就奖”的... [阅读]
五大成果描绘发展图景,为全球科技发展注入“中国科技动能”
10月27日,2025年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北京正式拉开帷幕。作为全球科技界凝聚共识、交流思想、深化合作的重要平台,论坛围绕人工智能与未来产业、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医工融合下的同一健康新范式、开放科学与全球合作等议题。相关组织在论坛期间发布五大成果,描绘人工智能驱动下的全球创新生态,擘画科技助力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图景。 聚焦前沿技术 推动学术交流 ... [阅读]